摘要:这是在一个串串香摊位上摊主与《中国糖果》的对话,可以窥见黄油年糕最近似乎成了人手一个的潮流品,称它为2025年烘焙圈的“顶流”也不为过。
“你手里这个袋子拎的是什么呀?”
“黄油年糕”
“啊对对对,刚才过来的好几个小姑娘也都拎着这个,就叫这个名字。”
这是在一个串串香摊位上摊主与《中国糖果》的对话,可以窥见黄油年糕最近似乎成了人手一个的潮流品,称它为2025年烘焙圈的“顶流”也不为过。
—01—
黄油年糕
实火
正如上图,这款看似不起眼的烘焙品——黄油年糕,就在上个月一度频频上榜热搜第一。
《中国糖果》进一步查询其他线上平台数据发现:
抖音上,#黄油年糕的相关话题播放量超3.5亿次,小红书#黄油年糕的话题浏览量达9262.1万,相关笔记超9万篇;在淘宝平台上,网红达人“king哥”的直播间中“皇饿吗”黄油年糕,显示已售出1W+。
而在线下门店端,大大小小的烘焙店也都因黄油年糕排起了长队。据《中国糖果》所知,好利来、东更道点心行、鲍师傅糕点、詹记、泸溪河、蘇门子弟、墨茉点心局、吴酥生等知名品牌均已上架黄油单品,并大多作为主打款售卖。
再来看看这块小年糕,为线下烘焙店带来了多大的市场。
泸溪河在官方服务号3月3日的推文中披露,仅芝士黄油年糕这一单品,上市43天便售出2000万个,日均销量接近50万个。若以单价3元计算,单店凭借这款产品轻松就能达成相当可观的流水;
鲍师傅的北京崇文门店及其他部分店铺,每日黄油年糕的销量在200-300盒,换算成具体数量为1200-1800个;
詹记桃酥合生汇店等在各大外卖平台被贴上“招牌必点:年糕”的标签,从店铺工作人员透露的日销量达六七百份的情况来看,销量同样十分可观。
基于此,烘焙行业内专业人士大胆预测,黄油年糕极有可能成为2025年销售额达10亿级别的单品。
这场“黄油年糕风暴”正以迅猛之势席卷整个烘焙市场,当之无愧地成为烘焙圈2025年第一个破圈的现象级产品。
—02—
这款烘焙品
魅力何在?
“最近大家都在提黄油年糕,我搜了一下感觉看着蛮好吃的,也不贵,就想着买来尝尝。”
——刘女士
“我已经复购好几次了,最近又出新口味了,我就又来买了,我觉得芋泥味的挺好吃的。”
——姜女士
——小学生小桃的妈妈
《中国糖果》对前来购买黄油年糕的消费者进行了采访,上述话语代表了大多数购买者的心声。一线的声音永远是最真实的,不难发现,这款烘焙品最吸引大家的点无外乎“产品有新意”和“亲民的价格”。
黄油年糕巧妙融合传统年糕的“糯叽叽”口感与浓郁醇厚的黄油奶香,经烘焙后形成“外脆内糯”的绝佳口感,堪称中西合璧的匠心之作。
而市面上的黄油年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多种口味供消费者选择。
东更道于日前推出芝士黄油烤年糕和芋泥味的安佳黄油烤年糕,《中国糖果》前往附近的线下门店发现,刚到中午这款芋泥味的黄油年糕就卖的所剩无几了。
汪保来不仅有奶香芋泥味黄油烤年糕的创新,又结合清明采茶季推出十分应季的龙井黄油烤年糕;乾隆酥院推出具有宁波特色的苔条黄油年糕,将当地特色食材与黄油年糕相结合,别有一番风味。
“真香”的除了黄油年糕本身,还有它的价格。
在物价普遍上涨的当下,不到一杯奶茶钱,就能买到一盒美味的黄油年糕,超高性价比无疑是它火爆市场、成为大众心头好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黄油年糕的大规模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烘焙圈集体内容共创的成果。
几乎所有连锁品牌在同一时期大力推广这一产品,从门店曝光到渠道覆盖,全方位推动黄油年糕流行开来,持续散发着独特魅力,引领烘焙市场新潮流。
—03—
新中式烘焙
又行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状,我们周边总是有新开张的烘焙店、面包店,可时日一久,大多都难以为继,看似繁荣的开店潮背后,实则是高淘汰率的残酷现实。
据美团数据,截至2024年10月,面包烘焙行业关停门店高达8.2万家,新开仅7.5万家,烘焙行业关停率高达25%。烘焙门店的平均存续周期仅为32个月,其中约58%的门店在开业两年内倒闭,而能持续运营超过四年的门店占比仅为24%。
而在2025年伊始,短短一两月时间变成长为现象级爆款的黄油年糕,让行业同仁们看到了新中式烘焙行业盛况重现的希望,给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但烘焙行业,最不缺的就是“红一时”的网红单品。
就在去年,打着养生旗号的中药面包闪亮登场,把黄芪、党参等中药材融入面团,一度吸引众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尝鲜,可热潮很快就褪去;还有主打怀旧复古风的搪瓷盆草莓蛋糕,在社交平台掀起打卡狂潮,搪瓷盆也跟着“出圈”涨价,可热度也是稍纵即逝。能够像肉松小贝、蛋黄酥、芝士蛋糕这样成为长盛不衰经典款的少之又少。
黄油年糕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网红”产品,和其他烘焙行业网红品一样,也存在着易爆雷的通病。《中国糖果》总结了以下几个重点:
热量炸弹的黄油年糕,很难在健康养生的当下走得长远。
《中国糖果》搜索“黄油年糕”的相关文章发现,那些阅读量最高的并不是有关黄油年糕宣传或叫好的内容,恰恰相反,“医生紧急提醒···”“···我愿称之为最可怕的食物”等类似话术标题的阅读量才是数一数二的高。
消费者们可能一时图个新鲜买来尝尝,但对于这种高油高糖的食物很难让消费者持续买单。“高热量”或成压死黄油年糕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款网红产品,也难逃“跟风-复制-内卷”的恶循环。
首先就是品控不稳定,《中国糖果》发现不少网友反馈在同一家店购买的黄油年糕,有时候口感焦香,有时候却湿软无味,体验落差极大。再者众多商家入局导致价格战一触即发,这从上文中的价格截图中也可见一斑。另外产品疯狂复制粘贴的同质化现象也逐渐显现。
所以,黄油年糕最终能否摆脱“短命”的结局,实在难料。
来源:斤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