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季作为黄瓜生长的关键时期,种植户们满心期待着丰收。然而,黄瓜烂头现象的频繁出现,不仅影响了黄瓜的品质,还大幅降低了产量,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深入剖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保障黄瓜健康生长,提高种植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春季作为黄瓜生长的关键时期,种植户们满心期待着丰收。然而,黄瓜烂头现象的频繁出现,不仅影响了黄瓜的品质,还大幅降低了产量,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深入剖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保障黄瓜健康生长,提高种植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春季黄瓜烂头现象的成因
(一)病害侵染
1. 黑星病:黑星病病原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春季环境适宜时,借助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从黄瓜叶片、茎蔓和瓜条的气孔、伤口侵入。发病初期,瓜条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病斑凹陷,分泌琥珀色胶状物,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严重时导致瓜头腐烂。在棚室栽培中,通风不良、湿度持续高于90%,温度在15 - 22℃的条件下,黑星病极易流行。
2. 灰霉病:灰霉病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浇水传播。黄瓜开败的残花是灰霉病病原菌的首要侵染部位,随后向瓜条蔓延。病瓜蒂部初呈水浸状,逐渐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春季连阴天多,棚室内光照不足、温度低、湿度大,为灰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3. 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角斑病、缘枯病等,通过种子带菌、病残体越冬,借助雨水、昆虫及农事操作传播,从气孔、水孔、伤口侵入。发病后,瓜条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扩大后瓜头腐烂,有菌脓溢出,具明显的腥臭味。棚室中高温高湿、叶片结露,为细菌性病害的传播和侵染提供了便利。
(二)生理性障碍
1. 缺钙:钙元素在黄瓜植株体内移动性差,春季气温不稳定,地温较低,影响根系对钙的吸收。此外,土壤中铵态氮、钾离子含量过高,会与钙离子产生拮抗作用,进一步抑制钙的吸收。黄瓜缺钙时,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边缘卷曲、干枯,瓜条顶端出现干边、腐烂现象。
2. 缺硼:土壤中硼元素缺乏,或土壤偏碱性,硼的有效性降低,导致黄瓜无法吸收足够的硼。硼参与黄瓜细胞壁的形成和细胞分裂,缺硼时,黄瓜生长点萎缩,瓜条顶端出现坏死、腐烂,同时伴有畸形瓜产生。
3. 温度不适:春季昼夜温差大,若夜间温度过低,会影响黄瓜的正常生长和养分运输,导致瓜头发育不良。而白天温度过高,超过35℃,黄瓜呼吸作用加剧,消耗过多养分,也会造成瓜头生长受阻,易发生腐烂。
(三)管理不当
1. 浇水不合理:春季浇水过量或过于频繁,会导致土壤湿度过大,透气性变差,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和吸收功能。根系缺氧,活力下降,无法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使瓜头生长不良,易受病菌侵染而腐烂。相反,浇水过少,土壤干旱,植株缺水,也会导致瓜头干枯、腐烂。
2. 施肥不均衡:偏施氮肥,忽视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会造成黄瓜植株徒长,茎蔓细弱,抗病能力下降。同时,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盐渍化,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根系生长,进而引发黄瓜烂头现象。
3. 整枝打杈不及时:黄瓜生长过程中,若整枝打杈不及时,植株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大,容易滋生各种病菌。此外,伤口未及时处理,也为病菌的侵入提供了途径,增加了黄瓜烂头的风险。
二、春季黄瓜烂头现象的预防措施
(一)农业防治
1. 选择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择对黑星病、灰霉病、细菌性病害等具有较强抗性的黄瓜品种,如津优35号、中农16号等。优质的抗病品种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减少烂头现象的出现。
2. 合理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 - 3年的轮作,可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降低病害发生风险。例如,黄瓜与玉米、小麦等作物轮作,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
3.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和病瓜,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残留和传播。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田园清洁,可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4. 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增施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例如,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 - 50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硼砂1 - 2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5. 合理浇水: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黄瓜生长阶段合理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小水勤浇”的原则。避免在阴雨天或傍晚浇水,防止棚室内湿度过大。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降低空气湿度。
(二)物理防治
1. 高温闷棚:在夏季休闲期,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将棚室密闭,使棚内温度升高到60 - 70℃,持续7 - 10天,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减轻春季黄瓜病害的发生。
2. 悬挂黄板:在黄瓜棚室内悬挂黄板,每亩悬挂20 - 30块,黄板距植株顶部10 - 15厘米。黄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减少害虫传播病菌的机会,降低黄瓜烂头的发生率。
(三)化学防治
1.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 - 20分钟,或用0.1%多菌灵盐酸溶液浸种1 - 2小时,捞出洗净后播种,可有效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
2. 药剂喷雾: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黑星病,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8000 - 10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 - 1500倍液等;对于灰霉病,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000 - 1200倍液等;对于细菌性病害,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500 - 800倍液等。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春季黄瓜烂头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种植户应充分了解其成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加强田间管理,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的环境,降低烂头现象的发生,实现黄瓜的优质高产。
来源:风趣一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