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耕时节,汨罗处处焕发蓬勃生机。通过大力推行“小田改大田”举措,汨罗正稳步推动传统农业朝着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高标准农田成为春耕生产的新“战场”,清明前后即将迎来集中插秧的热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8日讯(通讯员 郑甘 胡清)春耕时节,汨罗处处焕发蓬勃生机。通过大力推行“小田改大田”举措,汨罗正稳步推动传统农业朝着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高标准农田成为春耕生产的新“战场”,清明前后即将迎来集中插秧的热潮。
4月1日,在汨罗市新市街道新阳社区,自平合作社的500亩高标准农田里,农户驾驶旋耕机来回穿梭,翻耕、施耕、平田一气呵成,田间泥浪翻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幅热火朝天的春耕画面徐徐展开。
种粮大户李向容感慨道:“过去田块零散,农机难以施展,大多依赖人工劳作。现在小田改大田后,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田间管理方便多了。”
翻耕是春耕的关键环节,能有效提升稻田土壤孔隙度,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李向容介绍,以往受限于田块零碎与老旧农机,人工翻耕一天最多1亩地;如今田块平整、配套设施完善,一台旋耕机一天就能翻耕40亩地,不仅效率大幅提升,翻耕深度和平整度也更有保障。
汨罗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马新化说:“推进小田改大田,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种粮综合效益。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摸底规划高标准、动员群众高标准、改造建设高标准、综合效益高标准。”
近年来,汨罗市借助“支部引领、市场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双引双带”模式,以及投融资创新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进“小田改大田”工作,促使农田向“优质、集中、连片”转变,努力达成“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改田成效显著,为耕地集中连片化、种植机械化、产业规模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汨罗全市农田改造面积已超30万亩,计划到2027年实现全市55.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改造“全覆盖”。
“2024年,我市小田改大田土地整治建设任务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现已投入早稻生产。2025年,我市计划改造小田7万亩,将因地制宜,以改田、改水、改路为重点建设内容,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过程监管,真正让小田改大田改成让群众放心满意的高标准农田。”马新化表示。
本文来自【新湖南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