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她算力”:生成更好的自我|商界木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8 14:23 1

摘要:一位掌管几千亿元资产的董事长笃定地认为“不会”。他对《中国企业家》说:“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决策,但它自身不能决策。因为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大量已有数据进行推理,给出一个在已有条件下合理的方案;而企业家很多时候会绕过已有条件,做出一个看似不合理,但更

AI世代,女性企业家不可被替代的自我算法是什么

人工智能会有一天取代企业家吗?

一位掌管几千亿元资产的董事长笃定地认为“不会”。他对《中国企业家》说:“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决策,但它自身不能决策。因为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大量已有数据进行推理,给出一个在已有条件下合理的方案;而企业家很多时候会绕过已有条件,做出一个看似不合理,但更具创举性的决定。

实际上,在经济学家熊彼得看来,这一点才是企业家的本质——“创新”,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可以是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等。这个过程不仅要有眼光,要有胆量,敢于冒险,同时要兼具组织领导能力。

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概括更加直白:企业家就是赌徒和精算师的结合体。所以企业家的决策,不仅包括基于经验和数据的理性精算,更有来自直觉和天性的孤注一掷。

如果再叠加上“她”的维度——她们被看作更心思细腻,更身段柔软,更善于平衡——因为她们更可能面临着“家庭和工作”的冲突命题,考虑到如上,女性企业家的“算法模型”就更非人工智能所能推测复刻了。

所以你会看到,她们可以是勇敢的,一头扎进优胜劣汰的商业丛林而毫不畏惧;她们也可以是克制的,即便在唾手可得的机会面前,也能控制住狂奔的脚步,悉心辨别风险到来的声音;面对眼前和未来的博弈,她有恒心选择那条难而正确的路,身处挫折和困境,她也有耐心蛰伏准备,静待下一个可能的冲刺。

就像《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这本书由两位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前沿研究的作者所著,却恰恰指出了传统路径和程式算法的局限性,他们在书中说: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明确而宏伟的目标,而是要对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开放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去过的地方,无论是目之所及还是心之所驻,都会成为我们开拓新思路的踏脚石。”而他们认为,只有找到合适的踏脚石,才能最终通向一个非凡而令人赞叹的目的地。

这也正是每一个“她”的成长轨迹,而“她算力”的奥秘,就在其中。

过去的一年,李柯平均每三天飞一个国家,紧张的工作节奏让她不得不放弃了拳击的爱好,这也成为她2024年最大的遗憾。

取而代之的,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压在这位比亚迪执行副总裁的身上。要带领比亚迪海外市场冲刺新目标,对于李柯来说,眼前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李柯 来源:受访者

她从来不把“退缩”作为一个答案:她曾逼自己不停练习英语,直到可以用英语与客户谈笑风生、给王传福做翻译;她带着比亚迪频繁现身海外展会,一个展会走废一两双高跟鞋是常有的事;202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峰会上,李柯还曾提到一件事:比亚迪每个月都要贴出一个公示,她作为执行副总裁,每个月都要跟其他销售负责人比销售额、比利润、比销量、比建店数量。“为了自己的脸面,不能整天在榜底,我也得冲到前面,带着大家往前冲。”

很少公开露面的范红卫也是一个野心十足的企业家,掌管着数千亿元营收的恒力集团,这家以纺织化纤材料起家的企业,如今已经实现了从纺织到石化全产业链的覆盖,几乎每年都会投产一个全球产能级别的工厂。2023年,恒力集团以8177亿元的年营收超越华为,成为当时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在多次周期起伏中,范红卫都选择“赌”一把,逆势扩产、并购,推动恒力集团几何级数膨胀变大。

在增长市场中快速卡位的决策,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这也是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奉行的信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刘静瑜 来源:受访者

过去一年,中创新航明显加快了速度。在储能领域发布了三款“至久”系列储能新产品及配套电芯,拿下了沙特全球最大储能项目,相当于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整体市场规模的36.3%,还与阳光电源签署了欧洲最大的储能项目。而在商用车领域,中创新航也不断加大组织和资源投入,实现了国内TOP15车企的全面进入。国际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中创新航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跃升至第四位,成为全球前十榜单中增速最快的中国企业之一。

就像刘静瑜所指出的那样,在发展和变化迅猛的行业,“慢会成为风险”。中创新航所处的新能源领域正是如此,这个市场刀光剑影,技术迭代频繁,不断有落后的玩家被淘汰出局,也不断有新的进入者“卷”入其中。

2024年,领益智造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出手收购,这也是曾芳勤一贯的打法——以资本换时间,通过并购快速获取技术、客户及产能;凭借于此,曾被冠之以“果链并购女王”的她率领领益智造从消费电子,转战到机器人、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更多领域。自2024年上半年起,领益智造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中传统根据地——消费电子中的充电器及精品组装业务线的毛利率低至4.38%,产业布局的大胆外扩和不断迁移,也是曾芳勤为领益智造再续增长曲线的奋力一搏。

“为了生存,必须变得更好,这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竞争力更强的原因。”正如李柯所说,这种无时不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也是她们一路向前、遇强更强的动力源和推进器,“任何犹豫和退缩的人,都会失败”。

妙可蓝多也曾经历了4年的高速增长:2019年,妙可蓝多从零起步,到了2022年营收已经攀升到48亿元,成为业内一种现象级的存在,创始人柴琇也被称为“奶酪女王”。

柴琇 来源:受访者

但过去两年的妙可蓝多,则步入了挑战与转型期。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中,柴琇坦言,面对巨大的市场变化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自己能做的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所以向外扩变成了向内寻,稳扎稳打代之以一路狂奔。柴琇重新思考公司战略并推动了系列升级,一面进行产品创新,开辟新市场,锁定新目标消费人群;另一方面提升组织管理效益和经营能力,稳定原材料供应。如今,她终于可以宣布,“妙可蓝多重回高增长趋势显著,今年前3个月,公司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王臻 来源:受访者

就像一辆性能卓越的汽车,不能只有马力强劲,刹车也必须灵敏,适时的保养同样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保证驾驶得又快又稳——企业经营也是如此。王臻认为这也是女性创业的优势所在,“走得稳,往往会避免大起大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1980年出生的她,是“羊绒大王”鄂尔多斯集团创始人王林祥的女儿,2015年,她接手了鄂尔多斯的羊绒业务,现在担任鄂尔多斯总裁。

事实上,她的感受并不只是一种个人经验,一份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同样显示出女性管理者类似的特质,作者在跟踪分析了163家在欧洲市场占据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之后,发现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在女性加入高管团队后,企业对变革持更包容开放的态度,越来越拥抱转型,也同时力求降低与转型相关的风险。

换言之,女性企业家或者管理者会以更敏锐的速度感知变化,以更勇敢的姿态响应变化,但以更稳妥的方式推进变化;就像有一个内置的校准器一样,她们在冒进和保守之间选择了一个中间地带——谨慎。

侯明娟喜欢另一个说法,“一件事情充分准备,你才能赢”。她2002年加入高通,2017年升任全球副总裁,全面领导高通在华的品牌策略、企业传播、市场营销等事务。身处技术变革如家常便饭的科技行业,更需要灵活又不失于盲目的应变,喜欢跑马拉松的侯明娟把跑步的一套哲学应用到企业管理中,那就是Over Prepare(充分准备)。

这让她们既能在认知上快速跟进,又能在行动上步步为营——谦逊而坚定,也正是吉姆·柯林斯所定义的第5级经理人的重要特征,在他看来,这些人在推动企业从优秀到卓越转变的重要时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出生于1971年的张红霞就是如此,她是魏桥集团创始人张士平的长女,30多年来一直冲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一线,她始终认为“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她也是这样做的,她不断引入环保、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改进传统生产模式,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2024年10月,孟晚舟第二次就任华为轮值董事长,也扛起了带领华为转向AI时代的大旗,她随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演讲,也在某种程度上抒发了一位管理着过万亿元资产的企业领导者对变化的敬畏,以及追随变化的决心,“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唯有培养主动探求的意识,打破固有认知的束缚,才能恒久地去接近它们。”

这也正是百胜中国的成长逻辑——不断迎接变化,不断攀向新高。

屈翠容 来源:受访者

2024年,是屈翠容就任这家连锁餐饮巨无霸CEO的第7年,百胜中国的营收从2017年的77.7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13亿美元,达到2016年分拆上市以来的最高点;2024年,百胜中国门店总数为16395家,同比增幅达到12%,还锚定了“2026年2万家”的目标。

“无论是产品、流程、数字化,还是商业模式,百胜中国在创新的路上都在不断尝试。”屈翠容始终相信一点,“在商业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拥有韧性,能够快速反应、适应变化的企业。”

企业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有力的救赎也来源于自己——这句话,也是小鹏汽车过往两年触底反弹的真实写照。

两年前,这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跌入创立8年的最低谷,被创始人何小鹏寄予厚望的新车型G9上市后表现惨淡,公司市值也缩水了八成。

王凤英 来源:受访者

王凤英正是在这个“至暗时刻”加入的,随即启动了全面改革,从产品规划到销售体系,从成本控制到决策效率,她的每一记重拳都精准击中了小鹏汽车的痛点;同时,她还亲自抓反腐败、降本增效,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一面雷霆手段,一面管理入微,两年之后,王凤英的改革不仅将小鹏汽车带离了险境,还将其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财报显示,2024年,小鹏汽车交付量达19.01万辆,同比增长约34.2%;营收同比增长33.2%;毛利率同比提升12.8个百分点。

不仅小鹏汽车,很多企业在外部增长受限的情况下,都开始转向内部修炼,通过改革挤水分、抓效率,深挖管理红利。

2024年年初,一场毫无预兆的价格战席卷至快餐领域,众多餐饮品牌选择下调客单价,或者推出低价套餐来争夺市场,但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决定从供应链和内部管理上找出路,做到“东西比别人好,又不能比别人贵”:首先,她与原产地达成包收协议,嘉和一品借此实现了以量换价,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原材料上涨风险;其次,进一步优化中央厨房操作流程,在保持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投入建设更加智能化,管理更加精益化的工厂,提高加工效率。

中创新航也在着力打造敏捷的网状组织,刘静瑜号召全员要厚植两个思想:一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打破边界、高效协同;纵向深入基层,到问题产生的现场去深究根因、系统解决;二是“消除浪费”——消除组织运行的中间环节、等待环节,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最直接的方式开展工作。

一直强调简化管理的美的,2025年则进一步确立了“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的新经营思路。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美的集团CFO钟铮解释说,“我们内部经常讨论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会选择效率,不仅仅是运营效率,是方方面面的效率——简化就是为了提升效率。”

钟铮 来源:受访者

钟铮一头短发,看上去清爽干练;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亲和,也有力。她是一位80后,也是加入美的超过20年的老员工;3年前,她升任美的集团CFO,成为一位年轻的副总裁,同时负责推动所有效率相关的项目。对内,不断简化组织和流程,消除形式主义——3月10日,“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的消息还登上了热搜;对外,渠道改革涉及销售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方方面面,美的正在步步深入。

“很多行业都在加剧内卷,走低价竞争的道路,美的就更要做到在不牺牲品质和体验的情况下,通过压缩价值链中浪费掉的成本,来提升效率,保持优势。”在钟铮看来,效率和成本的优化是永无止境的,更是重要的竞争利器。

谦逊而果敢,大刀阔斧又不失细腻周到,耐心叠加毅力,也正因此,她们既能管理好当下,也能将眼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2012年,夏瑜创办了康方生物,与许多初创企业选择的跟随策略不同,夏瑜一开始就专注在自主研发。她有20余年学术和生物制药的从业经历,先后在多家国际药企担任研发负责人,对于自主研发的机会和风险不等式,夏瑜心知肚明,但理性考量之外,支撑她的还有更重要的感性“参数”——“我们所从事的创新事业是艰难的,但中国药物创新的每一次进步,却又值得骄傲和自豪。”

夏瑜 来源:受访者

如今13年过去了,夏瑜的“算法”也得到了现实的验证:目前康方生物已拥有超过50款创新候选药物,有6款自主研发新药上市销售,其中有2款是全球首创。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抗药物依沃西单抗,在Ⅲ期“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击败了全球“药王”K药,这是全球首例,也是唯一一例。

是什么让她们看得更远,愿意选择一条更难的路呢?一位女性高管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给出了一个解释,她跟一些女性高管有过交流,她们对事的在乎比对岗位的在乎更多,换言之,她们更加看重的,是价值感,而非权力感。

高海纯就是因为价值的召唤,才选择回归家族企业。她是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之女,出生于1993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很长一段时间,高纪凡并不希望女儿加入公司,“一个女孩子不要这么辛苦”,高海纯也一度认为自己会一辈子投身公益事业。但后来参与了很多国际公益组织之后,她慢慢发现,如果只是在一个公益组织里,局限性很大,她更希望的,是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模式。

高海纯 摄影:邓攀

儿时的记忆一下子点醒了她,答案也出现在眼前——“光伏和新能源,是可以用商业手段达到公益目标的事情,创造的价值能够让全人类都受益”,带着这样的感悟,高海纯回到了公司。今年初,她开始担任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同时兼任公司解决方案事业群总裁,负责领导公司由光伏产品制造商向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生存,更要推动人类文明的演进,我想这是新时代青年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海纯说。

孔东梅也正在将这样的希望之光引导给新一代的青少年们。10年前,她成立了东润公益基金会,希望能够全方位推动乡村儿童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发展。

受到老一辈的精神感召,孔东梅很早就开始接触公益,那个时候做志愿者,更多是一对一帮扶,直到2015年,她决定全职投入公益事业,成立了基金会,探索一条更加专业、体系化的公益之路。慢慢地,东润以奖学金项目为基础构建全国网络,之后加速发展,实施运动、艺术、阅读、益师等多元帮扶项目。如今,基金会的项目已经遍布全国30余个省份。

孔东梅 来源:受访者

“以更高效、更透明、可持续的模式,实现公益的规模化发展,让有限的慈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这是孔东梅的愿望,她一直强调的是,“公益不是简单的给予,需要的是系统规划和长期投入,开展公益项目,一定要注重长远效果,看能不能真的帮助孩子们成长,能不能推动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征途,但对于她们来说,同样也是一段充满期待和未知的价值发现之旅。没有算法能告诉她们何去何从,手握指南针和方向盘的是她们自己。

就像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其自传中所写的,“‘成为’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达到某个位置或达到某一特定目标,相反我认为‘成为’应是一种前进的状态,一种进化方式,一种不断朝着更完美的自我奋斗的途径,这条道路没有终点。”她们凭着自己的算法,成为了更加完美的自己。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