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南屯煤矿积极应对,将降本增效作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该矿以公司“51030”成本管控体系为指引,把“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废旧物资里“淘”效益,在材料管控中“抠”利润,向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南屯煤矿积极应对,将降本增效作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该矿以公司“51030”成本管控体系为指引,把“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废旧物资里“淘”效益,在材料管控中“抠”利润,向管理创新上要“增量”,凭借“拧干毛巾再晾晒”的精神,打通降本增效“大动脉”,畅通发展“微循环”。
思想筑基:培育节约文化新生态
降本增效不是一阵风,为让节约理念在全矿落地生根,该矿通过宣贯教育、制度约束、典型引领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的降本增效文化体系。
“大家仔细想一想既然钱袋子里的钱是有限的,那么少浪费一分,用于矿井发展和民生工程的钱就会多一分。”连日来,该矿组织“和声”宣讲团深入基层区队,开展以“‘紧’上添花,‘节’尽所能”为主题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让节支降耗理念深入生产一线。
宣讲员利用班前班后会,围绕成本管控、技术创新、修旧利废等内容,通过案例讲解、现场互动等形式,讲清当前形势,阐明降本增效的必要性和开源节流的现实意义。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大河有水小河满,企业好职工才能好”的理念,使精打细算、深挖内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为扩大宣讲覆盖面,该矿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广播等平台开设专栏,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在日常工作中,各单位借助主题活动、黑板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向职工普及降本增效的重要意义。机电工区针对纸张、水电等资源管理,严格控制用纸数量,推行双面打印,每月纸张使用量降低约30%。综合服务中心市场运行开展“微”节约活动,将节约理念从井下延伸到地面生产。与此同时,各单位积极制定成本管控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浪费行为,并树立降本增效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职工参与降本增效的积极性。
实践亮剑:打响挖潜攻坚大会战
“全矿上下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以‘五转五增五提升’活动为指引,稳步推进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应对危机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矿长暴晓庆着重强调。
该矿掘进工区严守材料成本关,在井下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从废弃镐头、扎丝等小物件,到锚杆钻机、风动凿岩机等大型设备,全面进行回收。经维修后,部分工具留存在工区工具箱,部分上交至矿井下超市备用。截至3月底,已成功回收喷浆机3台、锚杆钻机4部及20余种小型工具。
“我们还通过强化材料管理,减少物资浪费。就拿-290回风巷(北段)施工来说,通过优化工序,每日掘进速度提高10%,设备故障率降低15%,有力推动矿井安全生产效率的提升。”该矿掘进工区(防冲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通防工区始终坚持“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的原则,持续深化“修旧利废、降本增效”活动。通过强化防灭火注胶质量管理,严格遵循小苏打浓度要求,把控成胶质量,减少物料浪费。
针对井下密闭建筑,技术员会进行现场勘查,依据沙灰和墙体建筑状况,精确规划材料用量,在确保设施质量的同时,严控材料使用,杜绝返工,规范施工标准,避免浪费。每天对回收的甲烷氧气报警仪、光学瓦斯检测仪、一氧化碳检测仪进行分类处理,对能正常使用的进行维修保养,对无法修复的仪器进行拆解,挑选测试合格的零配件重新利用,让大量损坏的设备、仪器和零部件得以重新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通防工区积极开展修旧利废行动,对回收上井的旧风筒、旧风门、门框、调节风窗等进行翻新改造。一季度,累计加工风门8扇,调节板10扇,旧风筒60节。
管理赋能:助推高质高效新发展
“这些闲置资源不是废弃物,而是等待唤醒的潜在价值。”在该矿原金锚生产现场,一场资源盘活专项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
生产准备工区干部职工以“精益管理”理念为指引,对废旧场地展开地毯式价值挖掘。他们将回收的钢带、高压胶管、轨道型钢等物资按类别、规格进行标准化整理,现场繁忙有序。
在该矿综合服务水处理,精细化管理同样为降本增效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面对以往药剂用量大、成本高的难题,水处理以数据为依托,借助化验数据优化药剂投加策略。通过科学调整不同药剂的用量,在实现水质精准控制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药剂成本。此外,该单位高度重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加强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降本增效筑牢根基。为进一步拓展技术创新的广度与深度,该单位还积极与其他单位、高校展开合作,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迈向新高度。
“降本增效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下一步,我们将着眼矿井整体发展,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深化降本增效工作,持续探索创新,为矿井的转型升级贡献南屯智慧。”该矿党委书记程强说道。(供稿:山东能源集团南屯煤矿)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