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家电制造商正将势力范围从日本扩展至北美和欧洲市场。其战略并非单纯依靠高性价比产品,而是通过整体收购当地知名品牌,巧妙隐藏"中国制造"标签实现自然渗透。
隐形征服:中国厂商如何用"借壳"战略攻陷日欧美家电市场?
中国家电制造商正将势力范围从日本扩展至北美和欧洲市场。其战略并非单纯依靠高性价比产品,而是通过整体收购当地知名品牌,巧妙隐藏"中国制造"标签实现自然渗透。
曾被称作"外资家电坟墓"的日本市场,如今已被中国家电企业攻占。日本虽拥有索尼、松下、三菱等顶级电子企业且对外来品牌较为封闭,但中国企业采取收购日本品牌后保留原名销售产品的本土化策略。
海信2017年收购东芝电视业务,美的集团收购东芝生活家电部门,夏普则转入台湾富士康旗下。海信收购东芝后,仍继续使用东芝液晶电视的"REGZA"品牌名称,意在让不知情的消费者持续将其视为日本产品购买。
这种通过并购隐藏中国背景的战略大获成功。日本BCN调研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厂商在日本液晶电视市场的占有率首次突破50%(自2004年有统计以来),较2016年仅4%的份额实现飞跃增长。其中海信旗下的REGZA以25.4%份额居首,加上海信自有品牌(15.7%)和TCL(9.7%),中国品牌合计占比达50.8%。日本本土的索尼(9.6%)和松下(8.8%)被大幅压制,松下更于今年2月宣布考虑退出电视业务。
中国企业的并购战略不仅限于日本。2016年以54亿美元收购GE家电业务的海尔,直接继承了GE的市场份额。据Traqline统计,去年美国家电六大品类中GE以17%份额位列第三(仅次于LG的21.1%和三星的20.9%),而收购前海尔在美份额仅1%左右。
海尔集团还收购了新西兰Fisher & Paykel、意大利Candy等全球家电企业。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正重点攻克欧洲嵌入式家电市场,通过收购传统本土品牌打入素以门槛高著称的欧洲B2B市场。"LG电子HS事业本部長柳在哲去年4月在米兰设计周记者会上曾表示:"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就是海尔。"
中国的全方位攻势同样威胁韩国企业。Omdia数据显示,以去年电视出货量为基准,中国企业全球份额达31.3%,首次超越韩国企业(28.4%)。三星电子和LG电子正通过推出主打AI技术的新产品,同时开拓印度等新兴市场寻求突破。
来源:颤抖的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