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冬,北京知春路锦秋家园的一间四居室里,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嘶鸣。
2012年冬,北京知春路锦秋家园的一间四居室里,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嘶鸣。
29岁的张一鸣蜷缩在二手电竞椅上,屏幕荧光映出他泛青的眼圈。这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团队每天工作18小时开发一款“可能改变互联网”的产品。
此刻,银行账户余额仅剩83万元,而他刚拒绝腾讯的收购邀约——“如果成为腾讯员工,我的人生意义何在?”
这个福建龙岩小城走出的程序员不会想到,13年后,他将在2025年3月27日以655亿美元身家登顶中国首富。
更不会想到,他的产品将让美国青少年为“中国智造”疯狂,让硅谷巨头彻夜难眠。
01
—
北漂码农:五次创业四次失败
2005年的北京中关村,22岁的张一鸣正经历人生第一次崩溃。他开发的协同办公系统IAM无人问津,投资人听完演示后冷笑:“企业为什么要用你的系统?微软Office不够好吗?”
团队解散那晚,他在清华南门的小摊上连吃三碗刀削面,把失败原因写在餐巾纸上:
不懂需求,只会写代码。
此后七年,这个“失败专业户”在互联网浪潮中跌撞前行:
酷讯时期:他写出国内首个高铁票务搜索引擎,却因公司管理混乱黯然离开;
饭否时期:他开发的社交搜索技术惊艳业界,却因政策风险戛然而止;
九九房时期:他把房产搜索做到行业第一,却在巅峰时选择离开——“这不是我要的星辰大海。”
“IAM系统失败,用户0增长”“饭否关停,团队解散”,潮湿的墙壁上贴着泛黄的便利贴,密密麻麻书写着张一鸣的不甘:“技术必须直击人性,而非自嗨。”
但连续四次创业折戟,已耗尽了他的积蓄。
此时他唯一收获的,只有自己悟出的两条铁律:
数据比直觉可靠,算法能解构人性。
所以当2011年深秋,在望京某咖啡馆,投资人王琼再一次问出,那个她向无数个创业团队都问过的问题时,张一鸣仅用Excel表格,就向她演示出了自己的完美解法。
“市场这么激烈,你凭什么认为你的项目能脱颖而出?”
“传统门户是‘人找信息’,移动互联网必须是‘信息找人’。”
“算法推荐”四个字写下后,王琼当场决定投资200万元。
02
—
你的算法能预测人性吗?
2012年春,北京锦秋家园。
张一鸣以8000元月租拿下四居室,客厅摆着六张二手办公桌。
“我们要做比人更懂人的产品。”
他在白板上写下“今日头条”四个字,团队成员面面相觑——当时门户网站称王,谁相信算法能替代编辑?
8月,今日头条上线。
这个没有编辑团队、全靠算法推送新闻的APP,遭遇媒体圈集体嘲讽:“机器人能比记者更懂读者?”
张一鸣的回应是带着团队跑遍北京地铁站,观察乘客刷手机时的表情变化。
他发现:用户平均0.1秒决定是否滑动屏幕,这比任何文字标题都真实。
最黑暗的时刻在2013年降临。资金链断裂,国内投资人集体拒绝,张一鸣一个月面谈30位投资人,遭遇无数冷眼。
“推荐新闻是伪需求”“中国不需要第二个新浪”。
直到俄罗斯投资人尤里·米尔纳出现。
“你的算法能预测人性吗?”
“不能,但数据可以。”
这场对话换来1000万美元救命钱。
钱到账当晚,团队用泡面庆祝,张一鸣却躲进卫生间,对着镜子练习产品发布会演讲,喉结随着深呼吸剧烈起伏。
2014年,因用户暴涨,每秒处理请求超百万次,今日头条服务器崩溃,凌晨3点的警报声响彻办公室。
张一鸣抓起键盘亲自调试,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映在他镜片上:“用户0.1秒停留触发模型迭代,5000个特征标签实时更新”。
90天后,今日头条用户破千万,广告收入四年狂飙至百亿。
这场战役让他看清:信息分发的本质是争夺人类注意力原子。
当传统媒体还在“人找信息”,他的算法已实现“信息追着人跑”。一位投资人惊叹:“他让内容像病毒般自动寻找宿主。”
但即使算法价值已在图文领域被论证成功,当2016年张一鸣决心用抖音开辟短视频赛道时,连字节的高管都忍不住质疑:
“快手已垄断下沉市场,我们凭什么赢?”
胜机,隐藏在一场豪赌上。
2018年春节,京九铁路沿线上绿皮火车呼啸而过。车窗上“抖音记录美好生活”的广告刺痛眼球。张一鸣押上20亿,赞助五大卫视春晚和铁路沿线,发起了闪电战。
两周内,抖音日活从3000万飙至7000万,反超快手。
团队在凌晨三点欢呼时,他却已在办公室睡了半个月行军床。
产品经理回忆:“那晚他盯着数据大屏,手指在玻璃上划出裂痕——我们赌赢了。”
03
—
世界从未公平,但起码在算法面前人人平等
张一鸣在南开毕业册上有一句留言:“世界从不公平,但算法面前,每个点击都是民主投票。”
2017年,张一鸣以10亿美元收购Musical.ly,整合为TikTok。
他站在Musical.ly旧金山办公室里,美国高管傲慢地表示:“中国应用不可能在欧美成功,因为你们刚出海,不懂全球化,更不了解全球各地用户的喜好。”
张一鸣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了一段数据:TikTok的推荐准确率比YouTube高40%,用户留存率超Instagram 50%。”
十个月后,这款中国APP让美国青少年日均刷屏90分钟,连拜登竞选团队都偷偷注册账号。
“全球化不是复制粘贴。”他在内部信中进一步补充道。
收购Musical.ly整合TikTok,在东京推二次元特效,在中东屏蔽宗教敏感内容——这套“算法内核+文化外壳”的组合拳,让TikTok登顶45国应用商店,纽约高中生为四川变脸惊呼,巴黎老太太迷上东北秧歌。
字节跳动成为首个渗透欧美50%市场的中国公司。
TikTok印尼创作者直播卖榴莲单场破亿,非洲少年用CapCut剪辑短剧获千万播放,欧洲奢侈品牌排队入驻抖音小店。
但在张一鸣深圳湾的办公室里,最醒目的装饰仍是南开大学宿舍的老照片,以及2012年那台死机过37次的开发电脑。
“首富头衔就像程序里的临时变量,真正重要的是持续创造价值。”
他的故事最动人的并非655亿美元财富,而是一个普通人用技术信仰对抗概率的勇气——正如他常说的:世界是个复杂系统,但好算法永远能找到局部最优解。
来源:贝塔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