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 | “赏花经济”何以“花开四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14:24 2

摘要:清明时节,春风拂面,大江南北的油菜花、樱花、梨花竞相绽放,掀起了一场“赏花热”,“赏花经济”正在激活城乡消费活力。如何让“赏花经济”由“花开一季”至“花开四时”,这是各地党委、政府、文旅产业需要答好的课题。

清明时节,春风拂面,大江南北的油菜花、樱花、梨花竞相绽放,掀起了一场“赏花热”,“赏花经济”正在激活城乡消费活力。如何让“赏花经济”由“花开一季”至“花开四时”,这是各地党委、政府、文旅产业需要答好的课题。

以“融合之笔”勾勒四季图景。赏花经济的本质,是自然禀赋与人文创意的化学反应。若仅止步于“看花拍照”,难免陷入“花开人来,花谢人散”的窠臼。江苏兴化以垛田为画布,春看菜花、夏观荷花、秋赏菊花、冬品芦花,将单一景观升级为四季流转的文旅IP;新疆伊宁借“海棠路·杏花语”主题文旅活动,串联起赏花、市集、非遗和美食,让游客从“打卡者”变为“体验者”。可以说,唯有跳出“就花论花”的思维定式,推动农业、文化、体育、科技等多元业态跨界融合,才能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又如,贵州黔东南将“村BA”“村超”赛事与赏花季联动,让球场呐喊与田园牧歌交织;南京浦口将农耕研学、露营踏青植入花海场景,使自然之美与亲子互动相得益彰。当赏花经济嫁接更多消费场景,季节更迭便不再是瓶颈,而是持续焕新的契机。

以“产业之链”延伸价值空间。从“颜值消费”到“价值创造”,关键在于构建“种植—加工—服务”的全产业链条。江苏树山村的千亩梨园不仅吸引游客驻足,更孕育出翠冠梨、杨梅、云泉茶等标志产品,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8万元;江苏高邮将荒废湖滩打造成湖上花海,菜籽油加工、农事体验与电商销售环环相扣,让农田变车间、游客变顾客。赏花经济应成为三产融合的“引擎”,若能依托花卉资源发展精油提取、干花工艺、文创设计等高附加值产业,或是像云南保山那样以“春花茶咖”联动文旅商体,一朵花的生命周期便能无限延长。正如洛阳、菏泽等城市以牡丹为纽带打造“国色芳华”文化共同体,当一朵花串联起种植户、手艺人、电商主播和文旅从业者,乡村振兴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源。

以“创新之力”重塑生态体系。让“赏花经济”实现“花开四季”,既需市场活力的迸发,也需制度创新的护航。江苏树山村成立“花事服务专班”,通过智慧平台监测人流、开通赏花专线,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更舒心。这是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为赏花经济注入了持久动能。与此同时,科技赋能正在打开新的想象空间:通过品种改良与错峰种植技术,山东邹平的油菜花、新疆伊犁的郁金香可错季绽放;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云赏花”模式能突破地域限制,让塞北与江南同屏争艳。当政策红利、数字技术与民间智慧共振,赏花经济便不再是“单季生意”,而是城乡共享的“共富密码”。

赏花经济的转型之路,恰似一场从“自然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进化。当漫山遍野的繁花遇见系统化创新思维,当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消费理念相碰撞,这场以花为媒的产业变革,不仅绘就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更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播撒下希望与幸福的种子。(作者:王小东)

来源:人民论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