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所以选这本书,还因为画风特别像小孩子稚拙的笔触,平面轮廓、简笔线条、随意跳脱,很容易让孩子找到共鸣。
文|凝妈悟语
《画家狼和园丁狗》,看到封面的第一感觉就是清新治愈,细读内容,带来不同的视角,很有启发。
之所以选这本书,还因为画风特别像小孩子稚拙的笔触,平面轮廓、简笔线条、随意跳脱,很容易让孩子找到共鸣。
小孩子的日常涂鸦就是这样,没有精美雕琢,看上去“不太像样”,但饱含了丰富的想象,是他们内心世界最本真的表达。
当拿给孩子看时,他的确感到亲切。带着这份好感,一页页翻开,一字字阅读,一个个发现:
一会儿说,我知道这是油画棒画的,有很多白色的地方。
一会儿说,哇,双层公交车,我也想画呢!
一会儿说,墙上挂着画,很多人在看,就跟在美术馆一样。
一会儿说,这里好像游乐场啊,我又想去玩了。
......
总是能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有聊不完的话题。时常跳出书外,好不容易被拽回来,一本书要读很久。
抓住孩子眼球的是图画,藏在稚嫩画面下的是深刻的生活哲理。孩子不一定有很高的觉悟,我们可以讲给孩子听。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不是凭空想象。
狼生活环境很优渥,住着豪华大城堡,拥有世俗定义的成功——是个大画家,但他却郁郁寡欢。
阴雨天带来坏情绪,他看什么都不顺眼,好几天沉默不语。鸭子在池塘里游泳,他觉得是侵犯他的地盘,忍不住朝他们发脾气。没有新的绘画灵感,一切都是那么乏味。想出门看看,连自行车轮胎也和他过不去。
终于克服困难到了艺术博物馆,发现人们纷纷欣赏的是一幅肖像画。他也忍不住仔细研究,之后突然有了新的绘画计划。好像太阳出现在阴沉许久的天空一样,前路有了一丝光亮。
城堡再豪华,物品再丰富,也只是沧海一粟,终将有穷尽艺术灵感的一天。封闭自己,闭门造车,创作失去了目标,“就像在黑暗的花园里丢失了最宝贵的宝物吗,转来转去怎么也找不到”,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不堪中。
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有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有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走出去,到人群中去,去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去了解人们都需要什么,才能激发出更多灵感。
乐趣是和人交流,而不是顾影自怜。
狼认为环境清静有助于创作,但他请来的园丁狗却打破了这份宁静。
园丁狗用剪刀咔擦咔擦修剪枝条,剪错了还要喊一声“我的妈妈呀!”外面下起了雨,园丁狗吹着口哨清理花坛,唱着小曲修剪梨树。总是制造着各种声音,在狼看来都是干扰他创作的噪音。
当狼要求园丁狗到别处修剪时,园丁狗却不觉得被冒犯,而是热情地和他聊起了天。
看似寻常的聊天,却让狼发现了园丁狗的有趣之处,这不就是现成的好模特吗?他的初步想法在这一刻突然要变成现实。
此后,狼忘我创作,完工后,将作品送到艺术博物馆参加比赛,居然拿到了大奖。
要不是和园丁狗的一番交流,狼还在苦苦思索到底该画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作经验再丰富,没有通过沟通交流找到有表现力的好模特,也会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正如现在的孩子陷入“数字化孤独”,发现不了和人交流的乐趣所在。
和自己对话、和电子对话,也要和真实的人对话,才能丰富人生体验,拓宽视野,收获更快乐的生活。
友谊是心意相通,而不是境遇相同。
狼是画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狼是城堡主人,有很大的后院,种满果树和花卉,但他懒得自己打理,而是雇佣园林服务。
狗是园丁,不像画家那么有地位。狗是劳动者,给画家提供修剪树木、整理花坛的服务。
这种物种、世俗上的不对等,却发展出了纯粹美好的关系。
相对于狼的孤僻社恐,狗更洒脱豁达。狗总是很欢快,不会因为狼的暴躁而恼怒,而是悠闲自在地喝一杯咖啡、吃一块面包,还大方地邀请狼一起参与。
狼没有因为自己是雇主而拒绝狗的美意,而是乐得参与其中。
就是这样一次短暂的交流,为狼的成功、友谊的升华打下了基础。
他们再次相约见面时,狼打开了曾拒人千里之外的心扉,带狗去曾经保密的儿时花园,还带了暖瓶和两只杯子,狗则拿出了狼最爱的杏仁面包,配合相当默契。
生活境遇完全不同,却依然能够彼此温暖。
就像小孩子最自然的交友原则,不在乎对方是谁,只要谈得来就玩,谈不来就散,单纯讲究一个心灵相通。
孩子大一些,可能会被成人世界的交友标准束缚:性别差异、容貌长相、成就优劣、兴趣爱好、班级职务、衣服品牌、玩具种类、零钱多寡、出行工具、父母工作等等,都成为孩子筛选朋友的绊脚石。
而狼和狗的故事则告诉孩子们:友谊不该被外界因素限制,那个看似相距甚远的人,或许就是懂你的好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彼此欣赏、双向奔赴。
写在最后:
《画家狼和园丁狗》,这本看似简单的绘本,却用稚拙的画风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又用平实的文字给孩子播下三颗种子:
最好的创作源自生活,要多走出去观察人间烟火;最多的乐趣来自沟通,要勇敢去拥抱世界;最暖的友谊始自心灵共振,要用纯净的心态去感受。
如此,在生活的旅途中收获更多美好和感动。
来源:雪兔的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