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6日,第三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江苏省第十六届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活动南京市级选拔赛在南京市秦淮区少年宫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经省教育厅批准,由省科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科技厅主办,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组委会、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
第三十六届
金钥匙科技竞赛
省第十六届校园之间智力竞技
四月的金陵城
秦淮河畔垂柳拂波
紫金山下桃李争妍
在这万物竞发的时节
一场属于青少年的智慧盛宴
在千年文脉浸润的秦淮区
拉开帷幕
4月6日,第三十六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江苏省第十六届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活动南京市级选拔赛在南京市秦淮区少年宫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经省教育厅批准,由省科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科技厅主办,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组委会、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省科学传播中心、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承办。全市64支队伍、26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以科技为笔,以实践为墨,共绘南京科创教育的蓬勃图景。
参加活动的领导与嘉宾有: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 叶 兵
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 蔡 峰
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 叶 勇
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 韩锦锦
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 王小虎
活动启幕:点亮科教兴国的火炬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叶兵,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蔡峰,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叶勇,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韩锦锦、王小虎共同按下活动启动柱,象征科教合力的星光瞬间点亮会场。
这一刻,不仅是赛事的启程
更是一颗颗“创新火种”的点燃
64支队伍将用双手实践科学
用实验验证真理:
科学不是高悬的星辰
而是触手可及的微光
以赛为帆:科技与未来的双向奔赴
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叶勇表示,近年来,南京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始终将科技创新教育视作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工程来抓。他对秦淮区少年宫作为区域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研发打造多项科技创新特色品牌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老师、同学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共同谱写科技教育新篇章,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区教育局副局长韩锦锦致辞,希望大家以赛为媒,在实践探索中点燃科学的火种;以赛为桥,在跨界融合中突破思维局限;以赛为帆,在实际历练中锻造未来竞争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刁铮人老师作为裁判员代表,南京市凤游寺小学苏靖哲同学作为参赛学生代表宣誓,“匠心丈量科学精神”“用好奇心探索世界”,两代人的誓言交汇,诠释了科技传承的生生不息。
知行合一:“双减”背景下的教育革新
本次比赛分为科学素养和动手实践两个环节。科学素养赛题灵活多变、贴近科技前沿、涉及多个领域,全方面考察各代表队的科学素质水平;动手实践题分别为“气垫小车”和“桥梁承重强”。
“气垫小车”,要求选手们用提供的材料,制作出一辆包含气室和吹气孔的小车,小车在规定场地上由选手吹气产生气垫向前运动,到达规定位置越快越好。
“桥梁承重强”,要求选手们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承受最大6公斤重量的桥梁结构,要求结构在能够承重的前提下越轻越好。
两道动手题材料虽简单,但充分考验团队的工程规划、计算分析、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各代表队分工合作、精心设计、认真调试,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小车和桥梁作品,部分作品测试成绩甚至超出了裁判老师们的预期。
“让科技教育回归生活本源,让创新思维扎根实践沃土。”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缩影,以“科学素养+动手实践”的双赛道模式,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当公式与工具相遇,便是科技教育最美的模样。”孩子们不再困于纸面计算,而是亲手触摸科技的脉搏。
经过激烈的角逐,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1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1队、南京市考棚小学1队、南京市凤游寺小学2队、南京江北新区浦洲路小学2队、南京市后标营小学2队、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2队7支代表队脱颖而出,成功晋级省赛。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2队、南京市石鼓路小学2队等28支队伍获得市赛一等奖,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红山分校2队、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等29支队伍获得市赛二等奖。
智创未来:我们期待怎样的答案?
“在智慧的海洋中收获成长,在创新的星空下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场赛事仿若一扇窗口,充分展示了秦淮乃至南京教育对“科学教育加法”的深耕。从秦淮河畔到紫金山麓,从实验室到生活场景,科技教育的种子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萌芽。
春日的金陵
因少年的智慧而更加明媚
赛场上的每一次尝试、每一份创意
都将点燃少年儿童心中的火种
成为未来科技强国的基石
以童心为舟、以创新为桨
驶向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
© 南京魅力校园
本平台的图文视频均为《魅力校园》栏目组自主拍摄和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平台所使用的其他图片及音乐如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或删除事宜。
来源:煊雅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