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出口变局:低端产业链外迁,谁在收割中国让出的20%利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8 19:26 4

摘要:先看亚洲几个重要经济体。中国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4%。

2025年1-2月,各经济体的出口成绩单相继出炉,呈现出复杂且微妙的态势。

先看亚洲几个重要经济体。中国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4%。

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实则暗藏玄机,出口规模新高意味着我国出口的韧性与潜力,增长的数字更是在全球经济波动中凸显了我国经济的底气。

再看周边,越南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31.5亿美元,环比下降10.5%,同比下降3.5%,其中出口下降4.3%。

韩国产业研究院曾发布报告预测,2025年韩国出口有望突破7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2%,不过仅从1-2月数据来看,韩国出口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自身结构调整的挑战。

中国台湾地区方面,虽暂未获取1-2月完整且精准数据,但过往其在全球产业链调整中,出口受半导体等行业波动影响显著。

印度则传来好消息,印度政府表示,有望在2024-25财年首次实现8000亿美元的出口额,显示出其经济在全球贸易中的稳步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经济体出口数据的起起落落中,汽车出口成为我国1-2月出口最大亮点。

虽然未获取具体增长数据,但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舞台。

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出口金额持续攀升,在全球绿色出行浪潮中,抢占了重要的市场份额。

从东亚加东南亚经济体整体出口表现来看,欧美需求的变化仍是关键变量。

随着欧美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市场偏好改变,对传统制造业产品需求下降,而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需求逐渐上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全球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度重塑。

不可否认,我国的低端产业链的确正在向越南、印度等地迁移。

越南凭借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制鞋等;印度在电子代工等领域也逐渐崭露头角。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呈倒三角结构。全球发达经济体掌握着中高端产业,创造了70%-80%的价值,而低端产业仅创造20%-30%的价值。

以苹果产业链为例,苹果公司凭借核心技术与品牌运营,占据了产业链利润的大头,而负责组装的富士康等企业,虽雇佣大量劳动力,却仅获取微薄利润。

对我国而言,产业升级才是破局之道,是通往广阔价值空间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国在5G通信、高铁、航天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5G技术的大规模商用,推动了智能制造业、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变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从规模以上工业来看,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比2012年提高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

产业升级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价值的提升,更是对产业链话语权的增强。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尽管阿迪、耐克等外资品牌将大部分产能转移到越南等国家,但我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国和出口国。

安踏、李宁、雅戈尔、波司登、百丽等本土品牌的崛起功不可没。这些品牌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不仅带动了就业,更通过品牌建设与技术创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例如,波司登通过研发新型保暖材料,推出一系列高端羽绒服,在国内外市场都获得了良好反响。

产业升级与低端产业链外迁都是渐进的过程。回顾过去,在疫情期间,我国凭借有效的疫情管控,在出口上展现出强大韧性。

若从2022年相比2020年,按照美元计算,中国出口增长了39%,而越南增长了31.5%。这充分说明,无论是赶超还是追赶,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我们必须聚焦中高端产业升级与突破。这不仅关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更关系到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话语权。

只有在中高端产业领域站稳脚跟,才能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掌控自己的命运,驶向更广阔的发展海域。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中国在产业升级之路上创造更多辉煌。

来源:彤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