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饮料大王”:年收入超过1500亿元,扎根中国市场40余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19:29 2

摘要:日本是食品生产大国,诞生出龟甲万(kikkoman)、味之素(Ajinomoto)等调味品巨头,三洋食品(SANYO)、日清食品(Nissin)等方便面品牌,明治(Meiji)、卡乐比(Calbee)、Tohato、森永乳业(Morinaga Milk Ind

日本是食品生产大国,诞生出龟甲万(kikkoman)、味之素(Ajinomoto)等调味品巨头,三洋食品(SANYO)、日清食品(Nissin)等方便面品牌,明治(Meiji)、卡乐比(Calbee)、Tohato、森永乳业(Morinaga Milk Industry)等休闲零食企业。

在饮料领域,日本也涌现出许多知名品牌,例如养乐多(Yakult)、伊藤园(Ito En)、札幌(SAPPORO)、獭祭(Dassai)、月桂冠(Gekkeikan)、十四代(Juyondai)等等。下面结合2024年财报,简单介绍一下头部企业。

大冢控股(Otsuka Holdings)实现营收2.33万亿日元,净利润3431亿日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82.1%。其中,营养品业务营收达到5570亿日元,同比增长15.2%;主要产品宝矿力水特(Pocari Sweat)在亚洲市场的销售增长显著。

这款电解质饮料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参照人体体液的成分研制而成,含有钾、钠、钙、镁等电解质。经过40多年发展,已成为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品牌,年销售17亿瓶。

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2024年实现营收23383.85亿日元,同比增长9.6%;净利润582.15亿日元,同比下降48.3%%。这是三菱集团控股公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旗下业务涵盖酒类(啤酒、精酿啤酒、葡萄酒、鸡尾酒、威士忌白兰地、利口酒、白酒等)、软饮料和乳制品、健康食品三大领域,拥有「一番搾り」啤酒、「四玫瑰(Four Roses)」波本威士忌、「冰结」鸡尾酒等产品。

朝日集团(Asahi Group Holdings)前身是成立于1889年的大阪麦酒会社,1906年与日本麦酒、札幌麦酒合并成立了大日本麦酒,不过到了40年代末,这家巨头被拆分为朝日和札幌两家公司。在啤酒消费从餐馆向家庭转变的过程中,朝日一度被打得找不到北,直到1987年推出著名的“Super Dry(超爽)”,把握住生啤浪潮,迎合消费者追求清爽、易饮啤酒的需求,重新夺回日本啤酒霸主的宝座,并保持至今。

与此同时,朝日开始实现多元化,推出无酒精饮料、威士忌、RTD鸡尾酒等产品,扩充酒饮产品线。去年,集团实现营收29394.22亿日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1920.8亿日元,同比增长17.1%。

三得利控股(Suntory Holdings)是日本第一大饮料企业,去年除去烈酒帨之后的营收30797.2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36亿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1761.58亿日元,同比增长2.0%。

公开资料显示:三得利成立于1899年,总部位于东京,旗下业务涵盖软饮料、酒类、食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拥有即饮咖啡(BOSS)、茶饮料(伊右卫门)、矿泉水(Tennensui)、碳酸果汁饮料(Orangina)、日本威士忌(山崎Yamazaki、响Hibiki)、啤酒(三得利万志啤酒)、美式烈酒(占边波本威士忌、美格波本威士忌)等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过一半。

根据欧睿销售额口径数据,去年三得利在日本软饮料市场的占有率为18%,排名第二(第一为可口可乐);在即饮茶市场的份额为25%,排名第一;瓶装水、即饮咖啡、运动饮料、碳酸饮料、果汁、功能饮料分别排名第一、二、三、四、四、四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三得利就开始向中国市场出口威士忌。1984年与中信集团合资在江苏连云港投资建设啤酒厂(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啤酒企业)。90年代中期进入软饮料市场,三得利乌龙茶系最早在中国开辟无糖茶饮料赛道的品牌。

来源:牛人牛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