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毛利产品,有商家悄悄卖了十几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9:35 3

摘要:根据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4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我国银发族平均每月花129小时上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3.29亿。

作者|周蓉

编辑|天宇

凌晨一点的直播间里,68岁的王阿姨熟练地点击屏幕,抢下最后一单防滑老人鞋。

根据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4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我国银发族平均每月花129小时上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3.29亿。

这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2024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占全国人口的22.0%。

在银发经济崛起的背景下,3亿老人正在重塑中国消费市场。他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体验。

老年人助浴、老年Disco、老人婚庆、老人鞋子等隐秘的生意正在爆发。

“未来十年最大的商业机会之一,就藏在老龄化浪潮里。”在《第三届派代消费机会脑暴会》上,1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亿级规模企业老板投票选出,银发经济是2025年乃至未来几年,电商领域的新赚钱机会之一。

“我接触过一个案例,这公司是做童装的,它做的场景特别奇葩,专门开到县城里面去,然后它的主流顾客都是老年人。“云货优选CEO马昂宇曾透露:”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孙子孙女回去看望老人时,老人们跑到这家公司店铺买衣服、买鞋子、买玩具等,客单能做到1000块以上,一年做十几个亿。”

四大掘金战场

助浴服务,这一给尊严定价的隐秘生意,正悄然兴起。

对于那些高龄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来说,洗澡这件平常事似乎成了一个大难题。

上海,作为全国较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率先在助浴服务领域进行了创新探索。

2024年12月,“纳米助浴”项目在上海市部分养老院开展应用试点,获得了较高评价。

“纳米助浴”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老年人的洗澡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这项技术通过纳米发生器将纯净水转化为纳米水粒子,这些微小的水粒子能够深入皮肤毛孔,有效清洁身体,而且整个过程只需一瓶约 500 毫升的纯净水,无需使用沐浴露。

与传统助浴方式相比,“纳米助浴”的优势显而易见。

老年人只需躺在床上,就能轻松完成洗澡过程,这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在洗澡前后移动时,发生意外的风险。

助浴舱的设计也十分贴心,它不仅能保证洗澡时的温度适宜,同时还能避免老人个人隐私长时间暴露的尴尬情况,让老人在洗澡时更加安全、更有尊严。

据统计,我国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4400万,洗澡对他们来说是难以完成的刚需。助浴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亟待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老年Disco也成了银发经济的新热点。

如今,广场舞已不再是老年人娱乐健身的唯一选择,老年Disco正逐渐兴起。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专门针对老年人开设的Disco舞蹈培训班数量越来越多,参与培训的老人人数也在持续攀升。

一些老年Disco 团队还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据媒体报道,有专门针对退休人士开设的老年俱乐部,靠着带银发族跳“老年迪”实现月入10万。

围绕老年Disco,从舞蹈教学、服装定制,到活动组织策划,都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条。

老人婚庆同样是一块不可忽视的市场。

目前,离异或丧偶的老人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许多人渴望在晚年重新收获爱情。

在年轻人结婚率持续下降的关头,婚庆市场迎来了新契机。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重视结婚纪念日的庆祝,愿意花钱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一些仪式感。

在山东济宁、甘肃兰州等地,陆续举办了钻石婚、金婚、银婚庆祝活动,为一百多对老人拍摄“婚纱照”。

活动现场,老年夫妻们穿上盛装,在镜头前重现往昔的甜蜜,再次感受那份矢志不渝的爱情。

从场地布置、节目安排到纪念品定制,这些针对老年人的婚庆服务,为行业开拓出全新的业务增长方向。

老人鞋子也是一个潜力十足的赛道。

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由于脚部生理结构的变化,对鞋子的舒适度、稳定性有更高要求。“出门行不行,得看鞋说话。”成为了不少老年人的共识。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老人鞋零售市场规模约819.6亿元,在整体鞋履零售市场中占比约17.7%,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21.3亿元。

老人鞋算是近些年鞋类市场为满足中老年消费者的需求,而单独延伸出来的一个品类。

足力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品牌专注于老人鞋的研发与生产,在确保鞋子舒适度的同时,也兼顾了美观与时尚。

同时,足力健还持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积极将新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老人的产品。

像旗下的石墨烯保暖鞋和薄荷凉爽鞋,就成功入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 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从传统的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到新兴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老年人的消费领域不断拓展。谁能精准把握老年人的需求,谁就能在这片蓝海中分得一杯羹。

三大反常识逻辑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里,老年人消费往往是节俭、价格敏感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年群体生活观念的转变,银发消费市场呈现出许多反常识的逻辑。

首先是“价格不敏感”的真相。

通常人们会认为老年人在消费时更注重价格,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他们比年轻人更愿意为体验买单。

在旅游消费领域,老年人的平均年度旅游花费达到了历年来的最高水平,甚至超过了年轻群体的消费水平。

2024年1至9月,50岁以上人群的旅游订单数量大幅攀升,其中61至65岁群体的订单增长率更是高达58%。

线上消费,银发一族的购买力也毫不逊色。

京东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1至9月,银发族线上成交单量、购物用户数、成交金额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38%、187%、105%。

关乎健康的产品,更是能得到他们毫不犹豫的支持。

京东平台2024年1至9月数据显示,银发族购买肠胃益生菌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保健酒同比增长超3倍;壶铃、单杠、臂力器等健身器材的成交额也比往年翻了一番。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老人更愿意为“省事”和“保命”付费。

在娱乐消费领域,银发一族付起钱来更是毫不手软。

以刀郎的巡回演唱会为例,原价1280元的票在黄牛手中被翻炒至上万元,很多场次以退休老人群体为主,观众火爆程度超越以往青春偶像演出。

其次,消费决策链指向子女的钱包才是终极战场。

在旅游消费上,不少子女将给父母定制高端旅游线路当做“孝心卡”,比如有子女为父母报名了价格3万元的欧洲15天10国研学营,据报道此类研学营报名人数轻松突破100名。

健康养生领域更不用说了,父母健康长寿几乎是每一个子女最真切的愿望。

AgeClub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90后已积极投身于为父母选购高品质滋补品的行列,月均投入稳定在800至1200元的区间。

今年过年,给爸妈置办健康装备成为了送礼新趋势,相比送食物容易造成大量浪费,购买能检测父母基本健康状况的电子产品更实用。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过年前一个月,平台上带有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手环销量同比增长超2倍。

最后是隐秘需求法则,解决“说不出口的痛”意味着暴利机会。

2024年,ARROW箭牌推出带尿液检测功能的ARROW-P9智能马桶,能在3分钟内提供六项尿液健康数据。

对于患慢性疾病的老人,既节省检测时间,又保护隐私。

还有一个很少被公开提及的老年人失禁问题。

2023年,中国成人失禁用品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60亿元,年增长率约18%。

目前,中国成人失禁用品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远不及婴幼儿纸尿裤及女性卫生巾市场竞争激烈。

在派代的脑暴会中,振华也提到,许多老人吸完烟身上有烟味,导致无法抱孩子,去烟味的洗发水等产品也蕴藏着新的市场机遇。

入局者的生死考验

在这看似充满机遇的银发经济浪潮中,入局者们面临着诸多生死考验,其中产品陷阱和伦理红线问题尤为突出。

首先是产品陷阱——功能过剩反而致命。

在银发经济的赛道上,许多创业者试图通过提供功能丰富的产品来吸引老年消费者,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

尽管老年人上网的比例逐年增加,但真正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智能设备的老年人群体仍是少数,许多老年人甚至连最基本的手机功能都难以掌握,更不用说操作复杂的智能设备了。

以老年手机为例,对于老年人来说,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拨打电话与接听电话,清晰的通话质量和较大的字体显示是关键。

与之相反,像高清前置摄像头、自动美颜这类对于年轻人可能很受欢迎的功能,对于老年人来说几乎没有实际用途,属于非必要功能。

如果在老年手机中加入过多这类复杂且不必要的功能,不仅会增加手机操作的复杂性,还可能提高产品成本,让老年人对产品望而却步。

总结来看,银发产品设计有着重要的铁律:“核心功能要放大3倍,非必要功能需归零。”

其次是伦理红线——别把老人当韭菜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老年人也加入了网购大军,但一些不良商家却将黑手伸向了他们。

在部分网购平台上,时常能看到价格低得离谱却号称品质优良的商品,专门坑骗对网络购物规则和商品鉴别能力相对薄弱的老年人。

比如,一些商家在网上以99元的价格售卖所谓的“和田玉”手镯,并且还带有国检证书。

这些商家利用老年人对玉石养生功效的信任和对价格的敏感心理,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夸大的宣传,诱导老年人购买。

还有一些商家售卖假冒的品牌保健品,将普通食品包装成具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在网购平台上以高价卖给老年人,声称这些保健品可以治愈各种慢性疾病,延年益寿。

不少网友都为长辈大量购买“三无产品”而头疼,主播一声声老爹老妈哄得他们心花怒放,连“船沉了有一批金子低价给他们”的剧本都信以为真。

有网友调侃道:“我的退货速度根本比不上我奶被骗的速度。”

目前,银发经济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市场准入、运营管理和退出机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用故事和心理学试图拿捏老年人的钱包,这或许能在短期内奏效。然而,随着市场机制逐步健全,这类打着诱人旗号、实则行骗的产业链,必然会走向消亡。

除了商家自身决策下的考验,目前我国银发经济的宏观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瓶颈。

在产业结构上,产品和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突出。

作为新兴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食品、服装和医疗保健品等领域。

多数银发经济企业为小型企业,研发投入有限,研发能力不足,对老年人的文化、娱乐以及交往等需求重视不足。

另外,银发经济的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以养老机构建设为例,从立项规划到正常运营产生利润,往往需要3-5年时间,且抗风险能力有限。

企业在银发经济市场中的收益难以在短期内显现,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运营和市场培育才能实现盈利。

据《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预测,在不同增长方案下,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最低达40.34万亿元,最高达51万亿元;到2050年,规模最低81.13万亿元,最高119.51万亿元。

当我们现在谈论银发经济时,本质是在预习自己的晚年。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未来的养老生活将是什么样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我们如何去塑造。

参考资料(3-10个):

1、《中国银发经济:趋势、规模、瓶颈》.新华养老週刊

2、《2024,银发经济,3大趋势》.笔记侠

3、《银发经济:老龄化社会下的商业新机遇深度挖掘》.锐眼视界报告网

4、《与年轻人同频共振,银发族掀起多元消费潮》.国际商报

来源:派代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