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北门,建于公元912年,当时还有四个城门,分别是东门延庆、南门朝宗、西门钦明、北门的通津,后来在1277年时,城墙和城门都被毁了,1351年和1370年时分别再次建造了城墙和城门,并且还修建了护城河,所以江阴的城门对于这个城市来说,也是很有
江阴
(感谢江阴地区友友们的支持。注:免费文章,无任何费用产生,请放心观看)
(照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5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北门,建于公元912年,当时还有四个城门,分别是东门延庆、南门朝宗、西门钦明、北门的通津,后来在1277年时,城墙和城门都被毁了,1351年和1370年时分别再次建造了城墙和城门,并且还修建了护城河,所以江阴的城门对于这个城市来说,也是很有历史意义的
50年代时拍摄的桥上桥,查了一些资料,显示是建于1670年,不知是否准确
1968年,江阴庆祝建国19周年时拍摄的现场照片,当时沿途聚集了很多市民,看着照片中的老房子,不难看出,当时的江阴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房子建设的很有特点,当然,这也是繁华地段
60年代时拍摄的“李家班”足球队大合照,这是由李家一门16人组成,在当时还小有名气的
70年代时拍摄的峭岐公社皋岸大队大修农田的照片,那时候的农活不论男女都要出把子力气的,在没有太多机械辅助的年代,都是依靠劳动人民的双手,那个年代的生活很苦,但人们心中却是火热的
70年代初时江阴商店里的布匹售货柜台,那时候的布匹特别珍贵,补丁摞补丁也是老百姓的生活常态,商店里卖成衣很贵,大家伙有需要了就是自己扯块布做衣服,俭朴的年代
70年代江阴菜场里的水果摊,那时候的水果价格不算贵,但也很少有人舍得买,但不得不说,当时的水果纯绿色的,比现在好吃太多了
70年代华西大队供销社里的售货柜台,当时的供销社是最普遍的商店了,老百姓买东西都喜欢去那里,虽然物品种类不齐全,但保证市民们的日常所需还是足够了的
70年代时拍摄的华西大队区域的样子,那时候农田很多,景色也很秀丽,后来的这里更名为华西村
7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人民路上的样子,后边的建筑是当时的老汽车站,这一天是国庆节,大家伙们聚在一起共同庆祝
7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农民交公粮时的场景,那时候的粮食紧缺,农村的收成保障着全国人民的口粮,丰收的季节也是村民们集体交公粮的时候,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那时候的辛苦
70年代江阴交公粮时拍摄的照片,那时候就是用这种大麻袋装着的,统一拉给粮库,然后再验收,这之后也是农民一年里最轻松的时候了,农忙时比现在还要累的多
70年代时江阴华西生产大队的小型手扶拖拉机,春天来了,农民们又开始了一年的辛劳,在耕地前都会有人对机械检查一遍,不过那时候的拖拉机可不是每个大队都有,大多数的时候还是人力播种
70年代时的江阴钢绳厂的生产车间,这时候正在生产拉丝,这个厂就是后来的法尔胜泓昇集团的前身
70年代澄江制绳合作社里的人们正在制作麻绳,那个年代麻绳的使用量很大,使用范围也很广,这个厂也是法尔胜泓昇集团的前身
80年代时江阴毛巾厂生产车间里的女职工们,当时能在工厂当工人是所有普通老百姓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工人的待遇相对还是很不错的,收入不高,但很稳定
70年代末时拍摄的江阴钢厂新二炼车间的照片,这里就是兴澄特钢的前身,建于1956年8月,尽管现在这个厂已经是注销了,但曾经的辉煌历史还是有很多人记得的
80年代江阴瓷厂的工作人员在车间整理瓷器,该厂成立于1981年5月,目前也是注销状态了,不过在当时这种白瓷缸子是非常受欢迎的,很多老百姓家里都有同款
80年代时江阴纺织器材厂的厂区大门,成立于1956年,这时候正是江阴撤县立市的初期,厂区大门上还拉着的大会结束的标语,所以拍照时间应该是在1987年4月下旬
8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纺器厂的厂区建筑照,70/80年代是工厂带动经济的年代,也是工人们最幸福的年代,当时针对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多便利政策,比如职工医院、职工子弟学校、职工俱乐部等等,都是对工人阶级重视的一个表现
80年代时江阴精毛纺厂的厂区照,建于1899年,当时的占地面积很广,70/80年代的布料还很紧缺,特别是在70年代,一块料子有价却不好购买,80年代后期这个厂的效益是非常好的,老百姓兜里有了闲钱,生活质量也飞速上涨,各种生活用品也就置办的齐全了
80年代拍摄的新桥镇这片区域平房,就是海澜集团的前身,也是诞生地,当时的环境还不算很好,但也印证了一批热血青年的历史时刻
90年代时的三毛集团的生产车间,就是海澜集团的前身,那时候的缝纫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大批成衣面世,但那时候这个厂还没有打开销量,规模不算小,但也不算太大
8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化工一厂的厂区照,这时候江阴发展的就很不错,特别是几个厂,在全国是有名的
7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龙头桥,这个位置就是现在的红星影院区域,当时这附近看上去还有些荒凉,现在已经完全大变样了
70年代华西大队五七农民政治学校的大门,这时候全国都开展了一场“扫盲”运动,也加强了干部的政治学习,也是“上山下乡”最火热的时候
70年代华西村设立的农民夜校,白天村民们下地干活,晚上了就通过夜校来提高村民们的文化水平,一点不夸张,那个年代不识字不会算数的人还是不少的
80年代时江阴第一中学的校门,该校建于1907年,是美国教会创办的,这所百年学堂,为我们培养了很多的优秀才子
80年代时,江阴一中建设80周年的庆祝大会现场照,这时候也是对教育开始重视的初期,让人人都有学上,人人都接受文化教育,现在我们是做到了
80年代时拍摄的一中宿舍楼,从建造风格来看,也是一栋历史建筑
70年代在江阴老体育场里举办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誓师大会,那时候就是想让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去改造农村,很多刚刚毕业的十几岁孩子,就孤身来到了农村,也有很多人从此在农村结婚生子,这个时期的“知青”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7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罱(lǎn)河泥的场景,现在的年轻人估计看不到了吧?
70年代时拍摄的华西村民住宅楼,虽然只有两层,虽然周边环境不算太好,但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也算是很不错了
80年代末时拍摄的江阴文化馆大楼,楼上的标语写着“全市人民团结起来,把江阴建成现代化的工业港口城市”,可见当时对城市的未来规划,还是有很明确的定位的
60年代中后期时拍摄的江阴人民路,这条路最早在60年代初时开始规划,一直到1972年,实现了延伸和贯穿,也是当时江阴城内东西向唯一畅通的街道,照片中还没有完全建设好,看上去有些乱糟糟的
1979年时,人民路铺上了柏油,第一条柏油马路诞生了,那时候一条路使用十几年都没什么事的
6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百货商店里的样子
60年代时的江阴县人民医院的门诊病房综合楼,那时候的医院是有点冷清的
1978年,在江阴北门举办了跳水比赛,围观了上万名群众,不知道有谁还记得这一天?
80年代初时的江阴农贸集市里的样子,不管什么时期,集市总是那么的热闹
80年代初期时拍摄的江阴虹桥路上的样子,道路两旁店铺林立,也是当时人流比较密集的区域
80年代初时拍摄的江阴西门大桥,该桥建于1933年,早期是一座木质桥梁,后来在1968年时改建成了钢筋桥,照片中就是1968年建的,当时桥上车来车往,桥下船只繁忙,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1989年时,这座桥又重新进行了改造
80年代初时拍摄的江阴人民桥,建于1969年,周围住户不少,很多在这里长大的人,对此都念念不忘,那些桥下玩耍的童年,如今你还记得么?
80年代中期时拍摄的江阴市区的样子,虽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但整个城市规划的还是非常不错的,那几栋高点的地标建筑,你能认出来是哪里么?
80年代时拍摄江阴的虹桥区域的景象,这里应该是江阴市民最怀念的地方了
80年代末时的江阴致和堂,创立于1890年,最早的名字叫“柳致和堂”,1956年时进行了公私合营,改名为“红旗门市部”,不知道还有人记得么?后来在1980年时又恢复了“致和堂”,这家承载了百年历史和文化的老店,见证了江阴的发展史
80年代拍摄的江阴汽车站,建于1930年,照片中是在1967年时由老北门迁过来的,别看照片中的汽车站不太起眼,但在当时可是江阴的一个标志性建筑,1993年时,汽车站进行了扩建,周围的建筑也拆迁了不少
80年代时的江阴汽车站,对这里满满的都是回忆
80年代中后期时拍摄的江阴西门汽车站附近的样貌,中间的转盘花坛在当时可是很多人的休闲场所,也在这里留下了不少回忆,翻翻影集,不少人家都有类似的留影
1986年1月5日徐霞客塑像落成揭幕,这是当时的揭幕仪式现场照,聚集了很多江阴市民,这个雕塑也是西门的标志性建筑
80年代时时拍摄的江阴汽车站马路西边的红星染织厂厂房,该厂建于1973年,早期叫“国营江阴红星染织厂”,在当时的订单还是非常多的,地理位置也好,职工分配的住房也都是附近的,待遇非常不错
8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汽车站停车场里的样子,那时候这种加长公交车是当时的交通主流,也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代表,每天挤公交车的人很多,车厢里嘈杂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荡,而如今已过40载
8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区的大门
1987年江阴撤县立市时的家电商场门口,立着促销的牌子,那时候的家用电器可是人们心中向往的,能够丰富和改善老百姓生活的东西
只可惜当时的价格表看不清楚了,不然也可以了解当时的物价
1987年的江阴长江影剧院,那时候看一场电影还是有些稀罕的,电影上映也没现在这么频繁
1987年拍摄的江阴长江影剧院,刚刚开完会的同志们陆续走了出来
80年代中后期,江阴市成立时期,街道上的黑板栏前,一位市民驻足认真的看着,这对经历过的人来说,是历史时期最重要的一天
1987年,江阴撤县立市时期的人民路青果路口,那时候各个街道都挂满了庆祝的条幅,也是市民们天天关注的重点内容
80年代时的江阴新华书店大楼,大街上干净平坦,自行车是那个年代的出行主力
80年代江阴人民路上的小人书摊,那时候市民们娱乐项目不多,电视机这种也不是每家都有,看书、看报就成了很多人消遣的一项选择,特别是连环画,更是老少都喜爱的,哪怕不识字,只看图片也能理解内容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市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道路,这时候还没有完全规划好,现在已经大不同了
80年代时江阴市区电线杆上指路牌,虽然很简易,但也是一目了然,这时候正是全国开展道路文明行车和普及交通知识的时期,没过多久,私家车也就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了
80年代时拍摄的月城水路交通,河道两旁的建筑还很古朴
80年代月城卧龙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那时候的人们几乎都是在外工作的,休息时也喜欢出去走走逛逛,现在的人不太喜欢出门了
80年代的月城医院门诊楼,那个年代医疗设施简陋,医疗水平也不高,生病后来医院治疗的患者也不多,小毛病大多都是卫生所医治了,现在的医院人满为患,各种原因吧!其实有时候想想也挺吓人的
80年代末时江阴百货商店里的售货柜台,这时候经济开始好转了,很多商品也陆续上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有了改变
90年代时江阴的中国农业银行要塞储蓄所,那时候骑自行车出行的人还是很多,自行车的种类也不少
90年代时江阴机电冶金工业大楼附近的样子,后面的住宅区是刚刚建好的,道路也是扩建中,下雨时期道路有些泥泞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红十字救助中心大楼
80年代后期时的江阴司马街,早在1400年前,这条街道就已经存在了,是江阴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周围的商业街也是形成已久,60年代时规划成了城内的主干道,在1993年时,附近老房开始拆迁,这里也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80年代时司马街上的第二百货公司,这条街曾经十分的热闹,保留了很多人的青春回忆
80年代中期时司马街小商品一条街里的样子,虽然这个时期还都是平房,但也正是如此,太多人都在怀念
80年代末时江阴人民路上的向阳旅社,谁还记得当时住一夜的价格?(顧之翔老师拍摄)
80年代时人民路上的彩色摄影社,也叫映红照相馆,那时候最喜欢看橱窗里的模特摄影了,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没有美颜功能,但那个时期拍照还是有些麻烦的,家里有相机的也不多(顧之翔老师拍摄)
90年代时江阴人民路胜利路口的现代家用商场,也是当时的五金商场,主要售卖卖家用电器之类的(顧之翔老师拍摄)
80年代末时的江阴卫生站、江阴居民委员会的大门,这时候老百姓也开始了做生意,各种小商贩还是不少的
8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南门五云桥,建于1604年,曾经经历过几次坍塌和重建,照片中的是在1871年时老百姓们集资建造的
90年代初时的江阴要塞森林公园大门,建于1987年,是当地重要的打卡点之一,景色和环境都是绝美
90年代时的江阴中山公园大门,建于北宋时期,当时叫“万春园”,是一处私人园林,古代有钱人也是真会享受,后来的这里经历过几次更名,在1912年定名为“中山公园”,也是江阴人喜欢游玩的景区之一
80年代中期时中山公园里的游乐场,这种小飞机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80年代时拍摄的孙中山先生纪念塔,周围树木生长的很是茂盛,绿油油的看着就心情舒畅
90年代时中山公园胜利路的露天市场街,
还记得中山公园靠近人民路的那条小弄堂吗?看看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
90年代时的江阴黄山公园大门,江阴在80年代中后期时开始加紧城市建设,很多公共有了场所都加以改进,大大丰富了市民们的生活
2004年时黄山湖公园竣工了,这是当时的典礼现场,也是江阴很有特色的公园
90年代时的江阴华西村,这时候的村子发展的真是不错呢!
90年代时的冬天,环城南路上是这个样子的,光秃秃的树木,不算宽敞的街道,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可就是如此平凡的一天,就让很多人难以忘怀
90年代即将拆除的老市政府,江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81年,当时江阴郡的住户还非常少,那时候的人绝对想不到,如今这片土地变化是如此之大
90年代拆除后的老市政,两张照片对比中发现,像是跨越了时间长廊,也是定格了此时此刻的瞬间片段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新市政大门,城市就是在这样的老旧更迭下,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90年代时浮桥街里的浮桥旅社,记得当时住一夜要是几块钱吧?
90年代时拍摄的司马街里的平房,夹杂在高楼大厦之间,显得有些突兀了
90年代江阴司马街里的平房,在这里长大的人,绝对不陌生
90年代初在江阴君山上眺望市区样貌,几处大烟囱很是显眼
80年代末时的江阴石庄镇(今属璜土镇)高城墩,当时很是荒芜
90年代时正在规划中的长江大桥,这时候还没有开始建设,宽宽的河水就像是跨不过去的鸿沟,让人觉得河对面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90年代中后期拍摄的建设中的长江大桥,两座桥墩已经建好了,像是准备迎合着新世纪的大门,就等着相连的那一刻
90年代正在建设的长江大桥
1999年,建成停车的长江大桥,这一天是值得牢牢记住的
90年代的江阴大庙巷里的样子
90年代时的人民路中山路,这些建筑里,不知道当时住着谁,是否能看到这篇文章
1990年,在江阴虹桥路上经过的集体婚礼队伍,这么壮观的场面还是很少见的,不知道里面有你熟悉的人么?
1991年时,江阴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对待这场自然灾害,大批市民自告奋勇的投入到了抗洪的队伍中,那时候的人们心是柔软的,也是热心的
1992年时,江阴信用合作联社有了第一台自动柜员机,也是市区首台自动取款机,想不到距离这一天,也过去30多年了
90年代时一片绿意的芙蓉湖
90年代江阴文庙鸟瞰照,建于992年,经历了几个朝代的修整和重建,现在已经是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之地了
90年代中期,正在施工中的人民路步行街,华联商厦的生意在当时是顶好的
80年代末时拍摄的澄西船厂,照片中看着不觉得什么,但在当时也是很大的
90年代时的长江服装厂车间里的样子,女工们正在认真的工作,这时候下岗职工多了起来,私企逐渐崭露头角,造就了不少优秀的企业家
1993年在人民路上,有一个大型充气拱门出现了,这也是当时比较稀罕了,围观了不少人
90年代初时的江阴首家娱乐城,太平洋娱乐城,在当时可是很有名气的
90年代中期时人民路的百乐城,占据地理优势的这里,也是当时的地标之一
90年代时的江阴老百业广场大门
90年代时的人民路,这样的楼房建筑,如今看来却是很怀念的
90年代江阴人民路上的首座人行天桥,上面还有兴澄大饭店开业一周年的庆祝横幅
90年代热闹的人民路,江阴的重要商圈
90年代夜晚的人民东路,灯火通明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市中学的校门,创办于1903年,这时候学校的环境就非常好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适园凉亭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华西农民公园里的凉亭和拱桥
90年代时拍摄的徐霞客墓
90年代刚刚建好没多久的周庄镇三房巷的村工业区,给很多“无业游民”提供了就业场所,造福百姓就是好的规划
90年代初时拍摄的虹桥新区的样子,很多楼房都在建设中
90年代时峭岐镇的样子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电厂的大烟囱,那时候可是最高建筑了,像一根通天柱一般
90年代时的江阴城区,在这里能看到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么?
90年代时南菁中学教学实验楼,创办于1882年,也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
90年代江阴电视台的信号塔,这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还记得每周2下午没有电视节目的日子
90年代时拍摄的韭菜港百度船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港码头,江阴航运从古至今就非常发达,这也是城市发展的道路之一
90年代时拍摄的汽车渡口黄田港
90年代的江阴出口商品交易投资洽谈会时拍摄的现场照片,这栋中心大楼设计的风格很超前的
90年代时江阴市区照
8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国营老南门浴室,你还记得他在哪条街道里么?
80年代时石子街里的周家百年老宅
80年代时石子街蒋家弄里的平房,看上去老旧斑驳了
80年代时石子街蒋家弄里的样子,青砖小路里,埋藏了太多人的脚步
80年代石子街里的老旧平房,现在这些都已经不存在了
石子街于2014年全面拆除,很多人的青春也随着这些片瓦烟消云散,但属于这里的记忆却一直保留至今
80年代时南门八字桥桥侧的老房子,还能看到门板上写着修车补胎的字
90年代初时拍摄的青果路老旧居民区
90年代时的十方庵旧址样貌
80年代时兴国塔周围的样貌,那时候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这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古塔,见证了江阴的发展
90年代时的司马街老房子,那时候的门店很简单,但记忆犹新
90年代江阴市区的广告电视墙
90年代时拍摄的老虹桥路,悬挂着的彩色小旗子,是那个时期流行的装点
90年代还是一片田地的敔山村坝头村,不宽的土道经过车辆时会荡起阵阵尘土
90年代时拍摄的江阴庙巷鸟瞰照,杂中有序的平房里,可是很多人怀念的地方
90年代时拍摄的后火叉巷,当时租一间房子是很便宜的,也是有着浓浓烟火气息的地方
90年代末时江阴市区的双层公交巴士,坐这种车,一定会喜欢坐在二层第一排,视野非常好
90年代末时,周庄镇龙爪墩发现距今6000年的崧泽文化遗址,当时造成的轰动现在还记得
那时候挖掘出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精美玉器和古董,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高城墩遗址为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典礼现场
江阴长江大桥通车时开展的大型文艺演出“大江飞虹”,这一天是全是人民关注的焦点
90年代后期的江阴市区,夜晚的霓虹灯真是漂亮
1998年时,江阴文明广场开放了,这是当时首次升旗仪式
99年的文明广场上的鸽子群,投喂鸽子的人里有你么?
2001年时拍摄的江阴大桥公园的样貌,也是当时市区的景观之一
………………
感谢各位摄影老师们的精彩留影,让如今的我们还能欣赏到当年江阴的风采
(照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小编有话:
因为要图文并茂,才能更好的介绍本地的特点,所以照片的位置都是查了很多资料,也请教了一些当地老师,文章写了6个多小时,非常的耗时耗力,但因不是本地人,真心不确定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出现。
整理老照片可以让现在的孩子们看到过去的城市面貌,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可以让经历过的人重温美好青春,因为照片部分整理于网络,已经不知道被转发多少次了,很多照片都不知道拍摄者和原版出于哪里,知道的我会标注,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会及时更正或删除。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理解,小编在此鞠躬致谢!!
来源:史图有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