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赴港IPO,背靠华为,一季度销量下滑超30%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19:48 1

摘要:2025年3月31日,赛力斯发布2024年度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达1451.76亿元,同比大增305.04%,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贡献1354.91亿元,占总营收93.33%,全年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公司实现毛利润379.7

图片来源:pixabay


2025年3月31日,赛力斯发布2024年度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达1451.76亿元,同比大增305.04%,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贡献1354.91亿元,占总营收93.33%,全年销量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公司实现毛利润379.7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扣非净利润55.73亿元,同比增长215.71%,成功扭亏为盈,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在业绩向好的同时,赛力斯正式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拟发行不超过总股本15%的H股,募资将用于研发、海外拓展及补充运营资金。目前公司A股市值已突破2000亿元,有望成为2024年全球最大规模造车IPO。


然而,亮眼业绩背后暗藏隐忧。公司2024年投资活动净流出扩大至165.09亿元,筹资活动净流出41.6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资金压力巨大。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前三个月公司销量持续下滑,1-3月总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39%和34%,核心品牌问界系列销量跌幅更为明显。


在技术层面,赛力斯智能驾驶系统主要依赖华为,相比特斯拉Autopilot和比亚迪DiPilot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公司产品结构严重依赖问界M9单一车型,该车型销量占比高达41%,经营风险集中。随着华为与奇瑞、上汽等车企合作加深,赛力斯在"华为系"内部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面临来自智界、尚界等"兄弟品牌"的激烈竞争。


综合来看,尽管赛力斯2024年实现规模和盈利的重大突破,但高企的负债率、持续下滑的销量、技术短板以及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都可能对公司未来发展形成制约。在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赛力斯能否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仍面临严峻考验。

1

资产负债率高●


赛力斯集团前身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9月,其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汽车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迅速发展壮大。


作为集团核心品牌,AITO问界系列长期贡献主要销量,2024年三款主力车型表现突出:中型SUV问界M7销量达19.33万辆,旗舰大型SUV问界M9销售15.61万辆并连续11个月保持50万级豪华SUV销量冠军,中型SUV问界M5销量为3.65万辆。


得益于问界系列的热销,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提升至225.15亿元,同比增长251.93%,现金储备增至63.34亿元,同比增长41.39%。


然而,公司经营仍面临多重挑战。在财务结构方面,2024年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虽较第三季度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同行业水平,其中比亚迪为74.64%,理想为56.07%,小鹏汽车为62.19%,零跑汽车为73.25%。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资金运作方面,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达165.09亿元,较2023年的29.72亿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公司进行了包括25亿元收购"问界"商标、81亿元建设重庆超级工厂、115亿元收购华为子公司股权等重大投资,总投资额超过221亿元。


同时,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41.66亿元,较2023年的12.69亿元进一步扩大。主要反映了公司在偿债压力增加的同时,新增融资能力受限的财务现状。2024年赛力斯归还了部分银行借款,导致筹资现金流入减少。赛力斯偿债压力大,H股上市有望改善资金结构。公司需平衡债务偿还与业务扩张,避免流动性风险。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存在明显的产品结构风险。问界M9单一车型销量占比高达41%,这种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经营模式使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波动风险。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财务健康,优化产品结构以降低经营风险,成为赛力斯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

一季度销售同比下滑超40%●


尽管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步入2025年,赛力斯开局面临挑战。受新品上市节奏和春节假期的影响,赛力斯前两个月销量出现下滑。


2025年3月13日发布的2月产销快报显示,赛力斯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841辆,同比减少41.04%;本年累计销量35747辆,同比减少46.72%。这一数据表明,赛力斯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挑战,销量下滑的趋势若不能及时遏制,将对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4月3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今年3月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3月赛力斯总销量为24609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4.43%。一季度销量为6836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10%。其中,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为19355辆,同比减少45.19%,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56225辆,累计同比减少42.49%。赛力斯品牌3月销量为13696 辆,同比下降 45.19%。


随着华为合作车企的不断增多,赛力斯面临着来自“兄弟”品牌的激烈竞争。以2025年2月为例,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R7交付量为8748辆,而赛力斯问界新M7在2月的交付量仅为5204辆,被智界R7远远甩在身后。


此外,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尚界”也即将推出,华为还注册了“君界”“江界”等大量类似规格的商标。这些品牌的陆续上市将进一步瓜分市场份额,赛力斯在华为合作体系中的独特性和优势减少。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淘汰赛进入激烈阶段。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一季度行业平均利润率已跌破2%。在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以10万-15万元价格带密集收割市场,华为、理想以智能化抬高门槛的夹击下,赛力斯的生存空间缩小。

3

依赖华为,竞争加剧●

赛力斯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华为的合作。从三电系统、智能座舱到渠道铺建、品牌背书,华为为赛力斯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新能源车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与比亚迪、吉利、长安最大的区别是,赛力斯完全依赖外部采购,电池依赖宁德时代,电机依赖华为/联合电子、电控依赖博世,成本比比亚迪高约25%。


在智能驾驶与电子电气架构方面,赛力斯完全依赖华为全栈方案(ADS2.0+MDC计算平台),自身无算法积累,电子架构由华为主导,缺乏自主迭代能力。在平台化与模块化开发方面,赛力斯无自主纯电平台,问界车型基于东风光油改电平台调整,开发效率低且兼容性差。


与此同时,随着华为合作车企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今年2月,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R7交付量为8748辆,而问界新M7的交付量仅为5204辆。此外,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尚界”也即将推出,华为还注册了大量类似规格的商标,这对赛力斯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长期以来,赛力斯在研发投入方面相对不足,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低于5%,远不及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2021-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94.93亿元,仅为比亚迪同期(636亿元)的15%。这导致赛力斯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工厂、渠道、供应链等环节高度依赖外部输血。


2024年,赛力斯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自2016年上市以来,赛力斯累计研发投入超234亿元。在人才方面,截至2024年末,赛力斯研发人员已达6201人,同比增长25.15%。在赛力斯的主要产品价格区间,竞品围剿态势愈发明显。问界M9虽然连续11个月霸榜50万级豪华SUV销冠,但理想L9、腾势N9、领克900等竞品纷纷入场,且都将激光雷达、8295芯片、城市NOA等配置作为标配,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而问界M7所在的25-35万区间,竞争更是白热化,月销不过万都难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小米SU7上市首月就锁单10万+,对赛力斯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严重威胁。

作者丨度哥

来源丨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来源:车圈能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