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17国足前两轮小组赛的时间安排颇具争议:首战沙特于凌晨1点15分开球,平台免费直播;次战乌兹别克斯坦虽为“生死战”,却安排在晚上11点且需付费观看。这种策略直接导致两场比赛的观众基数差异——免费时段叠加深夜档期,让首战关注度受限;付费门槛则进一步压缩了次战的
4月8日据直播吧的消息,U17国足前两轮小组赛的时间安排颇具争议:首战沙特于凌晨1点15分开球,平台免费直播;次战乌兹别克斯坦虽为“生死战”,却安排在晚上11点且需付费观看。这种策略直接导致两场比赛的观众基数差异——免费时段叠加深夜档期,让首战关注度受限;付费门槛则进一步压缩了次战的潜在观众。第三场对阵泰国虽时间与首战相同,但球队已提前出局,免费与否的悬念对实际收视率影响微乎其微。
赵宇提出的“成绩决定产业生态”论点值得深思。中国足球长期处于“低关注度-低投入-低成绩”的恶性循环中。以U17国足为例,若小组赛能赢下一场(如击败泰国),不仅可能保留晋级希望,更会直接带动次日社交媒体热议、球迷社区活跃度提升,进而吸引赞助商和资本关注。反之,连续失利后,第三场对泰国的比赛沦为“荣誉战”,其商业价值与话题性大幅缩水,最终形成“成绩差→关注少→资源少→成绩更差”的闭环。
部分声音认为“进世界杯等大赛无意义”,实则忽视了竞技体育的“鲶鱼效应”。以日本足球为例,其青训体系通过持续冲击世界杯、世青赛等大赛,倒逼联赛改革、校园足球普及和球员留洋。反观中国足球,长期缺席国际顶级赛事导致青训缺乏参照系,球员成长路径狭窄,教练员战术理念滞后。若连U17亚洲杯这类区域性赛事都无法突破,何谈冲击世界杯?
作为球迷,熬夜观赛的动机往往源于情感投入:支持家乡球队、见证历史时刻或单纯享受竞技乐趣。但面对已提前出局的U17国足,情感驱动被理性判断取代——熬夜看一场无关痛痒的比赛,是否值得?这本质是“情怀消费”与“时间成本”的权衡。若仅因“支持国字号”而牺牲休息,或许不如将精力转向关注青训改革、联赛建设等更具建设性的议题。
来源:体育F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