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共青团“伙伴计划”织密困难青少年关爱网激活基层治理“青动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20:32 3

摘要:“伙伴计划”示范项目是由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提供支持,针对社区困难青少年群体开展思想引领、成长关爱、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犯罪预防等服务的品牌行动。黄门镇小河社区伙伴计划项目于2024年8月团中央审定通过后实施,项目由团县委总负责,黄门镇团委及

“伙伴计划”示范项目是由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提供支持,针对社区困难青少年群体开展思想引领、成长关爱、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犯罪预防等服务的品牌行动。黄门镇小河社区伙伴计划项目于2024年8月团中央审定通过后实施,项目由团县委总负责,黄门镇团委及小河社区配合,社会组织具体实施。项目不仅是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共青团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三方协同,探索基层治理“青”路径

项目落地实施以来,团县委紧扣“服务青少年、赋能社区、创新治理”目标,聚焦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依托项目化服务,打通“家校社”协同育人脉络,让青春与社区双向奔赴,开辟出基层治理“青”路径。一是建立三方共建机制。搭建团县委统筹指导、社区协同配合、青年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的“团、地、社”一体化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团组织牵头抓总+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社区协调配合”的三方工作机制。明晰各方职责分工,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团县委每月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实施难点问题。小河社区组织社工及青年志愿者对辖区212名重点青少年建立台账清单,定期走访联系,全面掌握服务对象学习生活情况。天水颐诺社会服务中心通过广泛开展调查评估,精准分类,全面摸排服务对象共性化、个性化需求20余条,按照服务对象不同特点针对性策划设计特色服务活动,全方位满足青少年成长发展需求。二是构建多方参与工作模式。推行‘团委+社会组织+社区社工+青年志愿者’的全新工作模式,积极搭建资源整合平台,促进社区、学校、社会多方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少年服务网络,精准回应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团县委积极链接各领域社会资源,多举措提升服务质效,为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小河社区依托“伙伴计划”项目,推动成立社区少工委,更好发挥社区统筹作用,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社区群众青年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累计组织90多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团组织在社区治理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持续提升。三是发挥协同联动效能。积极对接争取、广泛链接资源、创新运作模式,聚焦“四类重点青少年”,着眼社区青少年急难愁盼的普遍性需求,成立“政府部门+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3个类别为主体的青少年服务队伍,示范带动团员青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推出了“思想引领”“爱心托管”“兴趣培养”“亲情陪伴”“实践提升”等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团县委积极链接消防队、博物馆、抗日救亡纪念馆等多个社区外阵地资源,组织教育实践活动7场次。社会组织对接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培训机构,进行专业辅导,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寒暑期爱心托管,自项目实施以来,辖区返家乡大学生、研究生支教团等青年志愿者共参与活动50余人次,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类活动,织密困难青少年关爱网

一是“童”学互伴,赋能青少年高效学习。聚焦辖区内的困境儿童,每周六上午固定开展2小时课业辅导,同时依托社区青年之家阵地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学习环境,并在日常活动中穿插手工制作、棋牌游戏等智趣活动,帮助孩子们在学习、娱乐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朋辈群体的友谊。积极对接清水县东篱书院、圆梦艺校等社会培训机构为青少年提供书法、绘画等丰富多彩的公益课堂。至目前共开展课业辅导48期,有效减轻了家长的课业辅导压力。二是“童”学你好,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的健康发展就好比是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项目设计围绕少年儿童发展需求和社会焦点问题,以历奇辅导、绘本阅读、观影学习等形式,组织开展政治思想引领课,带领同学们一起感受“故宫”的文化气息、了解“红领巾”的历史由来、学习“捅山工”的奉献精神,开展环保小卫士、公益小导游等儿童社区融入主题实践活动,协助儿童熟悉居住社区、参加社区活动,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在学习中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引领青少年向上学习、向好发展。三是“童”心筑梦,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相对城市社区来说,农村社区的孩子在家庭环境、经济情况、社会资源等方面来说,都较为匮乏。具体表现在青少年身上就是知识接触面窄、兴趣培养少、社会拓展经验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先后开展了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冬至节、春节等节日主题活动5场,开展“童心筑梦歌声飞扬”歌唱兴趣培养活动5场,“国潮文化陪你过大年”创意手工坊系列活动4场,有效丰富了儿童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内容,增强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了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项成效,激活基层治理“青动能”

一是聚焦思想引领,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项目实施过程中聚焦为党育人、政治引领工作主线,在实施期间,以“伙伴领航”青少年政治引领公开课为主要课程内容,引导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锤炼精神品格,用心上好青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必修课”,共开展思想引领课程25期,参与人数达800人次,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聚焦困境儿童帮扶,提供青少年情感陪护。“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雪中送炭,突出重点群体”,面向重点服务困境儿童,开展普惠性服务,向困难儿童开设“绿色通道”,优先报名,在服务过程中进行重点帮助,确保困境儿童优先享受服务,保持定期回访和长期关注,持续细化帮扶服务措施,累计提供了40人次的个案咨询,另一方面针对困境儿童开展关心、慰问、课业辅导等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100余人次,实现重点青少年人群全覆盖,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心清水建设的受益者、推动者、传播者。也协助社区孵化了“网格蓝”“志愿红”等一批批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服务项目。

服务对象佳佳(化名)是小河社区的一名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目前就读于小学四年级,在佳佳很小的时候父亲因为事故意外去世,母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只好外出打工,佳佳和妹妹两人就成了留守儿童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刚开始参加活动时,佳佳是出了名的“淘气包”,其他同学曾经多次向社工打报告说佳佳爱打人,为了缓解佳佳和其他同学的矛盾、改正爱打人的不良习惯,社工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社工和志愿者一起给佳佳做家访、陪佳佳一起打乒乓球、给佳佳和同学调解矛盾,慢慢地和佳佳一起成为了好朋友。现在的佳佳,早已摘掉了“淘气包”的帽子,每次活动结束后他总是那个最积极帮助社工打扫教室卫生的同学,也能在活动中经常看到佳佳耐心地帮助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辅导作业、完成手工。最近我们还收到了佳佳写给社工的一封信,“老师不会因为我们学习不好就把我们当成坏孩子,和其他同学在这里一起上课我觉得非常开心,而且我现在数学已经能考七十多分了,我很高兴。”佳佳在信中这样写道。三是聚焦多元化服务,全面赋能青少年成长。按照“思想引领+身心健康+学业辅导+研学实践”的服务模式,精心策划儿童需要、成效实在、富有特色的少年儿童实践项目。聚焦青少年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开展“伙伴计划”专业服务44场次,通过开展幼小段—综合素质提升活动、高龄段—课外兴趣活动、周末及寒假托管服务、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等活动,依托学业辅导、手工课堂、游戏互动、定制绘画、棋类对弈、法治教育、素质拓展、自护教育等内容,开设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等系列课堂,以“托管+”“学玩+”的方式,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感染青少年,春风化雨,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团县委通过"伙伴计划"项目,在黄门镇小河社区探索形成了“团组织牵头+社会化服务+社区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项目至目前累计服务青少年1320人次,探索出了一条共青团参与基层治理的“青”路径,有效激活了社区治理的“青动能”。下一步,团县委将积极拓展链接各方资源,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等平台,吸引各行业各领域优秀青年积极参与到伙伴计划项目中来,推动伙伴计划项目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青春治理样板。

来源:天水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