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24”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论坛以“儒学与世界”为主题,为期两天,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光明网讯(记者 李澍)1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24”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论坛以“儒学与世界”为主题,为期两天,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韩国崔钟贤学术院院长金裕锡,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名誉院长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冯俊,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陆彩荣等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主持。
林尚立以视频形式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致辞。他指出,本次国际儒学论坛的召开适逢习近平主席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一周年,国际儒学论坛举办二十周年等时间节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儒学所倡导的仁爱、礼义等观念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对于解决时代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以来重视儒学发展,积极推动儒学的智慧之光照亮人类未来之路。
金裕锡代表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致辞。他指出,崔钟贤学术院秉持三大核心使命:发现并应对全球新兴的风险、探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生产并传播有助于人类共同福祉的知识。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们致力于汲取孔子的智慧,为促进当代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孔子“和而不同”的原则强调互相尊重与理解,与当今社会的全球愿景有着深刻的共鸣。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儒学的人文理念可以从道德层面引导技术创新,确保技术创新服务于人类尊严。
九十高龄的张立文在致辞中回顾了与韩国交流合作的历史。自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第十一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以来,人大与韩国学术界展开了密切的合作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成立后,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合作连续多年举办“国际儒学论坛”,韩国前辈学者柳承国、李东俊等都曾密切关注论坛的举办。
冯俊在致辞中回忆了自己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期间的工作。他表示,围绕儒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坚持守正创新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当代儒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陆彩荣就加强儒学思想世界传播,促进各国和谐共生发表了致辞。在国际关系、经济发展、地区安全等不同领域,全球性挑战愈演愈烈,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在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中,儒学的仁爱思想、和合理念对于当代世界有重要的意义。弘扬儒学的道德人文精神,可以提升人类道德水平,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但提供了个人的智慧,还指明了当代社会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儒学的国际传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发布了题为《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与文明互鉴》的研究报告。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文化主体性的建构,第二部分探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实践逻辑,第三部分探讨文明互鉴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石德才主持发布会。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彭永捷主持大会发言。成均馆大学崔英辰教授,首尔大学哲学系主任丁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甦平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长徐勇,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向世陵,四川师范大学蔡方鹿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徐仪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副院长王心竹分别进行发言。
30日下午,与会嘉宾先后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层面,围绕儒学的研究、发展与传播问题进行发言。
据悉,“国际儒学论坛”创办于2004年,至今举办15届,论坛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代表性、前沿性,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