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邯郸这座千年古城的杏林深处,有一位医者用银针丈量生命的厚度,用中药熬煮岁月的温情。她是邯郸市中医院脑病二科主任李海波英,一个将中西医智慧熔铸于临床的"脑病守护者",一位用仁心仁术书写传奇的当代大医。
在邯郸这座千年古城的杏林深处,有一位医者用银针丈量生命的厚度,用中药熬煮岁月的温情。她是邯郸市中医院脑病二科主任李海波英,一个将中西医智慧熔铸于临床的"脑病守护者",一位用仁心仁术书写传奇的当代大医。
第一章 岐黄路上的追梦人
1978年,李海英出生于邯郸一个中医世家。祖父的药柜、父亲的诊脉声,在她童年记忆里种下了最初的医学梦想。1996年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后,她在古籍中探寻仲景心法,在病房里揣摩辨证之道。200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时,她已系统掌握了现代医学诊疗技术,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中风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这一突破性课题。
作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李海英拜入国家级名老中医门下。三年跟师岁月,她不仅继承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精髓,更领悟到"医乃仁术"的真谛。2013年,她主持的"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标志着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领域的重大突破。
第二章 仁心仁术的践行者
在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诊室,每天清晨6点就排起长队。76岁的张大爷握着李主任的手老泪纵横:"半年前突发脑梗,半边身子动不了,现在能自己拄拐走路了!"这样的场景,每周都在重复上演。
李海英创新提出三维一体治疗模式:急性期运用现代医学精准溶栓,恢复期结合针灸推拿,巩固期配合中药调理。她研制的"通窍醒脑汤"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疗效显著,"安神定志丸"帮助 thousands of 失眠患者重获安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她将中药震颤宁与DBS手术相结合,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面对疑难重症,她始终保持"如临深渊"的敬畏之心。2019年接诊的18岁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多家医院宣告不治后,李海英查阅古今医案,独创"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治法,配合现代免疫调节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竟能重新站立。
第三章 杏林薪火的传承者
作为硕士生导师,李海英始终践行"大医必大儒"的理念。她创建"中西医结合脑病教学查房模式",将《黄帝内经》经典条文与现代神经解剖学结合讲解。2016年发起成立邯郸市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委会,培养了50余名青年骨干。
在中医药文化传播领域,她带领团队完成《图说中风防治》科普丛书,开展"中医养生进社区"公益讲座200余场。作为河北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她用生动的案例讲解"治未病"理念,让古老智慧走进寻常百姓家。
第四章 生命禁区的探索者
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这一"渐冻症"难题时,李海英带领团队建立"中西医结合康复体系"。他们发现的"督脉电针疗法"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医杂志》。2021年,她主持的"基于线粒体功能调控的中药干预ALS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面对心身疾病高发态势,她创新开展"中医情志疗法",将五音疗法、五行情志相胜理论与现代心理治疗结合。在她的诊室,抑郁症患者不仅能得到中药调理,还会收到个性化的"养心处方"——或临摹《兰亭序》,或练习八段锦。
从医26载,李海英用中西医结合的智慧搭建起生命的桥梁。她诊室墙上挂满的锦旗,患者手机里存着的感谢短信,都是对这位"脑病守护者"最好的注解。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她始终保持着"大医精诚"的初心,用仁心仁术诠释着新时代中医人的使命担当。
来源:健康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