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子带菌是农作物病害传播的重用途径,浸种消毒能有效杀灭各类种传病源,预防和减轻大田病害发生,降低农药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运用高效拌种药剂进行科学拌种,还能有效的防治白背飞虱和减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春耕春播在即,各乡镇要加强宣传和技术指导,切实搞好以
种子带菌是农作物病害传播的重用途径,浸种消毒能有效杀灭各类种传病源,预防和减轻大田病害发生,降低农药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运用高效拌种药剂进行科学拌种,还能有效的防治白背飞虱和减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春耕春播在即,各乡镇要加强宣传和技术指导,切实搞好以预防恶苗病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重点的种子消毒、拌种工作。
一、消毒方法(任选一种)
1.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浸种:按用药10克兑水5-8公斤的比例配液浸种8-12小时,浸后用清水洗干净再催芽、播种。
2.咪鲜胺浸种: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浸种8-12小时,浸好后直接催芽、播种。
二、拌种方法
在种子催芽露白后即可拌种。方法一:用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5毫升兑水100毫升,拌1—3公斤种子(以干种子计重)。方法二:用10毫升高巧或优拌(均为60%吡虫啉种衣剂)兑水100毫升配成溶液,拌稻种1-2公斤(以干种子计重)。种子和药液充分拌均匀后,置阴凉处摊开3-4小时即可播种,切忌在太阳下暴晒。
注意事项:容器浸种和拌种,用后要及时清洗,确保人畜安全。
三、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其他措施
1.大棚集中育秧或薄膜覆盖等保护性设施育秧。
2.秧苗在二叶一心时开始防治稻飞虱,后隔7-10天视情况再防治一次,最后一次为移栽前3-5天打送嫁药。移栽后注意及时防治稻飞虱,能达到较好的“治虱防矮”效果。药剂选用吡虫啉加吡蚜酮。
来源:小磊说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