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萌芽、形成与传承(二)

摘要:公元200至公元589年期间,中国的文化和科学等有了重要发展,在魏晋时期,佛教也在全国迅速传播。随着朝代发展,结果有关天文、数学及中医药学知识发展兴盛。医药学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汉代的基础上,广泛总结经验,出现了大量的医学著作,特别是脉学、针灸学、本草学及方剂学

公元200至公元589年期间,中国的文化和科学等有了重要发展,在魏晋时期,佛教也在全国迅速传播。随着朝代发展,结果有关天文、数学及中医药学知识发展兴盛。医药学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汉代的基础上,广泛总结经验,出现了大量的医学著作,特别是脉学、针灸学、本草学及方剂学方面。

一、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脉学理论的发展,针灸疗法的总结和文献整理研究。

脉经

1、脉学理论的发展:王叔和,晋代医学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了诊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他在《脉经·序)中深有感触地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其总结《内经)《难经》及前人脉学之大成,旁及古代有关说脉之篇,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脉经》。

《脉经》首次对中医脉学,从理论到临床运用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使脉学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统一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成为传统医学中独特的诊断方法。

王叔和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整理编辑了已失散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后世。

2、针灸疗法的总结:皇甫谧,三国至西晋时期学者,他总结前人经验及典籍精华编撰了针灸巨著《针灸甲乙经》,是最早及最完整的针灸疗法参考文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灸治疗发展迅速,成就显著。其中,以葛洪《肘后备急方》和陈延之《小品方》较为突出。

3、文献整理:

中医药学典籍,先秦到两汉时期已经相当丰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医家对《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经典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或注释阐发。

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太医令吕广注《八十一难经》,启注疏经典理论医著之端,也是已知的整理研究古典文献之最早著作,惜已亡佚。

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校注《黄帝内经》的书籍,即齐梁间人全元起所著《内经训解》,这是已知有关《黄帝内经》的最早校注本。

陶弘景

陶弘景作《神农本草经集注》,除保存《本草经》原有药物365种外,复增补东汉以降名医所用药365种。

以上四部典籍文献,经过吕广、王叔和、全元起、陶弘景的分别整理注解,得以保存流传,对中医药学发展和后世文献研究,有着深远影响。

二、药物学及方剂学发展:

葛洪

方剂学是中医药文化发展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期间葛洪编撰完成了巨著《肘后备急方》,是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书中描述临床常见疾病的疗法,也包括预防策略,例如使用隔离区防止传染病蔓延,同时又提议利用药物预防疾病发生。

中医药文化形成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经典名著,南北朝期间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编撰完成《神农本草经集注》,共记录730种药物,除了增加对每种药物的说明外,还将药物分做玉石、草本、虫兽、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类,成为后期中医药分类的标准,也为中药学分类奠定基础。

陶弘景亦将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改篇,撰成《肘后百一方》,指导当时临床,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

雷公炮炙论

中药炮制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印记,第一本药物炮制学专著《雷公炮炙论》就在此时期诞生,书中主要描述植物类药,系统地总结药物炮制方法,如炮法、蒸法、煮法等,时至今日,这本巨著仍旧被高度重视。

南北朝时期(公元479 ~ 502年间),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专书。广泛记载了公元5世纪的各种外伤疗法及皮肤病如疮、疖、疽等疗法。其中的一个经典是提及用水银药膏治疗皮肤病。

巢元方

隋代,朝中的太医博士巢元方率众编著了《诸病源候论》一书。至此,才完成了对这一重要学科的确立,并且对于中医极具特色的“病源学”和“证候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分类与描述,其内容十分周到、全面,以至于在其后的几千年中,该书仍是最完备、最详细的病因学和证候学专著。

二、唐朝(公元618~907年):

针灸甲乙经

医学教育:医疗及药学。

唐朝政府设立由行政、教学、医疗及药工四部的“太医署”,医师培训后,主要会为皇帝,皇室及贵族们服务 ,创立 “皇室医学院”设立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

医科教学,学生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之基础课程,然后再学习临床之内科、儿科、外科、耳鼻口齿科及拔火罐科。

咒禁科即以法术驱邪治病,是受道教及佛教等影响的重要中国传统,反映了中医全面性的治疗手法中,精神修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医药著作及医药大家:

唐朝首创由政府委任组织编撰药典颁行全国。在公元 657~659 年间,唐政府命令苏敬等20位同业专家集体编撰,同时又诏令在全国各地征集道地药材,绘成药图。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 《新修本草》。

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著作的《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共30卷记载5300首医方。《千金翼方》共30卷记录了2571条药方。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陈藏器深入实际,搜集了《新修本草》所遗漏的许多民间药物,对《新修本草》进行了增补和辨误编写成《本草拾遗》。此书扩展了用药范围,仅矿物药就增加了110多种,且其辨识品类也极为审慎,根据药物功效,提出宣、通、补、泻、轻、重、燥、湿、滑、涩十种分类方法,对后世方药分类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焘

《外台秘要》:王焘(tāo)(约670-755年)唐代医学家,陕西郿县人。宰相王珪之孙。幼多病,长好医学,常从高医游,遂精其术。曾任职于邺郡,并任职于尚书省兰台二十余载,得以博览弘文馆图籍方书,采集诸家医方。以故贬房陵、大宁,地处偏僻,瘴疠盛行,因赖有经方而幸存。遂发愤撰成《外台秘要》四十卷为集唐以前方书大成之作。另著《外台要略》十卷,已佚。

医家:

药王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唐代医学家、道士,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是中国医药发展史里最有影响的医师之一。

王冰

王冰: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后人的《素问》研究多是在王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王氏对运气学说很有研究,其理论见解记述于补入的七篇大论的注释中,为后世运气学说之本。他对辨证论治理论也有所发挥,如治疗元阳之虚,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治疗真阴之竭,则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迄今临床治则的名言。

三、五代时期(公元907~979年)

翰林学士韩保升等受蜀主孟昶(chang)之命编成《蜀本草》。它也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阅有关文献,进行增补注释,增加了新药,撰写了图经。

该书对药品的性味、形态和产地做了许多补充,绘图也十分精致,颇具特点,李时珍谓“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弘景)、苏(敬)也。”故本书常为后人编纂本草时所引用,是一部对本草学发展有影响的书籍。

中药

一、宋朝(公元960-公元1279年)

本草著作:宋代的综合性本草著作中,既有由政府主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所编纂,也有民间医家个人不辞劳苦博览群书、观察实践修撰而成册,在两宋300余年间,由政府主持修纂、国家颁布的本草著作就有5种之多,这是任何朝代不能与之相比的。

1、《开宝本草》:开宝元年(公元973年)刘翰、马志等奉命在《新修本草》、《蜀本草》的基础上修改增定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开宝新详定本草》,后因发现其仍有遗漏和不妥之处,经李昉、制知浩等重加校定,名《开宝本草》。

2、 《嘉祐本草》和《本草图经》:嘉祐二至五年(公元1057~1060年),又出现了《嘉祐本草》。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苏颂将经国家向各郡县收集所产药材实图及开花、结果、采收时间、药物功效的说明资料,以及外来进口药的样品,汇总京都,编辑成册,名曰《本草图经》。全书共21卷,考证详明,颇具发挥。本书与《嘉祐本草》互为姊妹篇。

3、《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元祐七年(公元1062年)陈承将两书合编起来,附以古今论说及个人见解(名《别说》),故名《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图经》。

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首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把《嘉祐本草》与《图经本草》二书原有资料合并,增加自己收集的内容。作为本草学范本的《证类本草》,不仅完成了当时的历史使命,并为《本草纲目》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4、《大观本草》与《政和本草》:《证类本草》问世不久,北宋先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版本,一为《大观本草》,一为《政和本草》。

5、《绍兴本草》:宋朝南迁,高宗绍兴年间,由王继先领衔、张孝直、柴源、高绍功等奉诏重修本草,以《大观本草》为底本,进行整理校勘。绍兴29年为该书刊行时间。书成,命名为《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绍兴本草》,是为南宋唯一的也是宋代最后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

医学教育:

针灸铜人

1、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 使中医更加普及。宋代京都汴梁在1076年就创建了第一个国家药店——官药局,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开办的国家药局”

2、当时医学生之理论教材,除了有前唐时必修的医学文献之外,还新增了陈言的《三因极--病证方论》,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

3、针灸铜人:翰林医官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研制了两具与成年男子体形相等的'铜人',并且奉御总结针灸名著,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体表刻穴657个;医生考试时,先将铜人外表涂蜡,往体内注水,并穿上衣服。针刺中穴位则水会流出,否则针就刺不进去,这样就可以判断受考人对穴位的掌握程度。他的著作不但印行,还刻成两座石碑,立于当时首都开封,作为公众参考。是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

宋慈

4、法医学:《洗冤集录》是宋慈于公元1247年完成的著作。本书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验,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各类中毒急救及解毒方法等,分析详细并且非常切合实际。

文献整理:

宋朝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中医典籍都是当时校订和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医学研究及实践:

宋政府不但注重医学文献出版事业,也非常鼓励医学研究及实践。儿科及妇科因而发展成独立专科,并取得重要的成果。

钱乙

1、儿科:两宋时期,以钱乙为代表的儿科医家在儿科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北宋政府设立的太医局中有“小方脉”即儿科儿科专家及专著中,以钱乙和他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代表。此书是儿科专著,包括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此外痘疹(天花)、水痘、麻疹等发疹性儿科传染病,已能进一步鉴别,并详载其证侯及治法,颇有创见。

针对当时社会情况,政府还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法令,乾德四年(962),诏令“士庶敢有阉童考,不赦”(《宋史·太祖纪));

淳佑九年(1249)又创“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的初生婴儿。这些措施对保护儿童是有积极意义的。

2、妇科:宋代太医局设有产科和产科教授,专门培养妇产科医学生,推动了宋代妇产科的发展。著名的妇产科学家和妇产科著作相继出现。中医妇产科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

妇科及产科亦开始独立发展,当时最大成就的是陈自明(公元1190-1270年)及所著《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主要讲解妇科方面的月经、生育以及常见疾病,而产科有胎教、妊娠、难产及产后疾病等。本书述及的难产问题包括臀位分娩、肩位分娩及面位分娩等,内容非常丰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已经在大城市设立公众福利事业,开始出现药房、医院及孤儿院,并且依据政府颁布相关标准,成立相关管理机构。

历史上最早的中药处方和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便在这时问世,所收方剂均是中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医药管理机构'和剂局’。

4、《太平针经》:世界上第一部官修针经《太平针经》亦是在此时期出现的

宋政府亦开始有防疫政策。当时天花流行,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很高,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注重。

二、金元时期(公元1115-公元1368年)

金元时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闪光时代,后人多称“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并将那一时期的名医大致分为了四大学派,刘完素的“主火派”,张子和的“攻邪派”,李东垣的“补土派”和朱丹溪“滋阴派”。他们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他受运气学说的影响,强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因而对火热病机多有阐发,治病多用寒凉药,被后世医家尊称为“主火派”“寒凉派”。其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

张从正

2、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主张“六气”致病,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因而倡导以汗、吐、下三法攻邪而祛病,被后世医家尊称为“攻邪派”。其代表作为《儒门事亲》。

李东垣

3、李杲(gǎo),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字洁古),在《黄帝内经》“以胃气为本”的理论指导下,继承并发展了张元素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点,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被后世医家尊称为“补土派”。其代表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

朱丹溪

4、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他最著名的学术思想是倡导“相火论”,谓“阳常髙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对“相火”学说多有发挥,被后世医家尊称为“养阴学派”。其代表作为《格致余论》《丹溪心法》。

另外,他还集河间、东垣与从正之学,善治杂病,创见颇多。他提出“郁证”问题,认为气血流畅则百病不生,一有郁滞则诸病生焉、故治当解郁;还认为“痰”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因而治当化痰。

金元四大家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各有创见,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持续更新:《中医药的萌芽、形成与传承三》

来源:庄周梦见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