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蓝图中,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极为关键的一笔,它不仅关系到乡村产业的兴旺,更与农民生活的富裕、乡村文明的提升息息相关。一个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村庄,正通过不同路径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强村之路。为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经验,展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样模式,县融媒体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蓝图中,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极为关键的一笔,它不仅关系到乡村产业的兴旺,更与农民生活的富裕、乡村文明的提升息息相关。一个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村庄,正通过不同路径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强村之路。为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经验,展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样模式,县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强村有招》专栏,聚焦各地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的创新举措、成功实践,把那些盘活资源的巧妙思路、引入产业的智慧方法、凝聚人心的合作模式一一呈现。欢迎关注。
周集村
周集村第二届村跑将于5月1日拉开帷幕,前去报名的人络绎不绝;游客三三两两围坐在“素诚居”土灶台旁,锅里的炖大鹅香气逼人;“在周集”咖啡店功能不断拓展,俨然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客厅”;午饭后的周集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内,有人在打牌,有人在下象棋,一片欢声笑语......
昔日的落后村,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从“穷到底”到如今的村集体经济超百万,周集村是如何“蝶变”的?
2021年,全票当选周集村党总支书记的周林会看着村账户上仅有的1759.56元愁容满面,这是周集村账上的全部“家底”,村民连个温饱年都过不上。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首先就要壮大村集体经济,想要兴村必须先兴业,那以何为业,周林会若有所思。
“现在城市的人都喜欢到农村旅游,周集村紧邻S327省道,距离市区和涟水县城都只有十几公里,树多水多,村里还有一些废弃林地,非常适合搞农旅项目。”说做就做,周林会利用自身人脉关系招引“童话森林”农旅项目,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建设,攀爬设施、萌宠乐园、彩虹滑道等一一建成。现在,“童话森林”每年可以给村集体带来土地租金6万元、物业服务费10余万元。
想要带动村民发家致富,仅靠一个“童话森林”肯定是不够的。农村中青年劳力外出务工多,长期留守在村里的以老人、妇女、儿童居多。为调动这部分群体的积极性,周林会多方考察,发现种植简单、市场售价高的黑玉米非常适合周集村。“种植黑玉米,不用建大棚,撒种就能长,省事、省钱、省心。”
但在黑玉米种植初期,面对新鲜事物,村民们有不敢想、不敢试的心态。保险起见,周林会自己带头,并动员村干部先试种、蹚路子。第一年因经验不足,黑玉米收成惨淡,种植户亏了4000余元。“别人能种好,不信我种不好。”次年,周林会吸取第一年的教训,凭着一股子干劲和啃硬骨头的军人作风继续跟黑玉米“较劲”,结果黑玉米喜获丰收,市场售价是普通玉米的两三倍,种植户大赚了一笔。
见有钱可赚,不用动员,村民们纷纷找到村部,抢着要种黑玉米。村“两委”随即退出种植,专心负责购种、销售,帮村民解决后顾之忧。与此同时,由村集体领办的农副产品合作社成立了,重点发展黑玉米、黑葡萄、黑豆、黑花生、黑鸡“五黑”产业,为5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提供就业岗位。眼看着村里的发展有起色,在外闯荡的周集人也纷纷回了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为了拓宽黑玉米销路,周林会抓住直播带货的机遇,注册直播账号,将周集村的发展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得到了网友的一致好评,网络直播已成为黑玉米销售的主力军。在短视频的影响下,周集村举办了“老周说媒”“村跑”等人气活动,还吸引到了一批乡村文旅投资人的目光,乡村咖啡馆、农家乐、露营基地纷至沓来,如今的周集村已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短短4年的时间,周集村集体经济收入已提高到105.43万元。
村子致富,村民得福。周集村民的“福”,不仅源自经济基础,更源于老有所依、幼有所教的人文关怀。
今年开始,在县民政局的支持下,周集村为村里的老人办了周集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理发区、锻炼区、娱乐区、阅读区等10余个功能区为村里的老人提供了“天热可避暑、天冷可取暖、闲暇有文娱”的养老服务链。
守护“夕阳”,呵护“朝阳”。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周集村“逮幸福”儿童公益课堂笑声阵阵,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讲座、学礼仪、练书法、习绘画,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吸引了不少邻村孩子来“蹭课”。周林会介绍,现在周集每年开展公益活动60多场,看花船、听评书、搞研学,月月有主题、周周不重样。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乡村蜕变的精彩故事在周集这片热土继续上演。
来源:涟水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