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生死时速倒计时,阿维塔跨过2万“生死线”有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22:03 1

摘要:新势力中,理想、小米、鸿蒙智行、零跑等头部新势力持续领跑,理想去年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而长尾部位则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威马、知豆等超300家尾部造车新势力中的多数品牌,或破产清算,或挣扎“复活”。

汽车圈生死时速仍在持续加快。

站在2025年,中国车市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

新势力中,理想、小米、鸿蒙智行、零跑等头部新势力持续领跑,理想去年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而长尾部位则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威马、知豆等超300家尾部造车新势力中的多数品牌,或破产清算,或挣扎“复活”。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健康发展的新势力仅余5家,存活率低至1.67%。

老牌车势力的分化同样凸显。大众、丰田等曾经的主流合资品牌陷入“降价仍难以保量”的两难困境,而比亚迪、吉利、奇瑞汽车等本土自主车企则在增长力持续释放的形势下,大举进攻“智驾平权”。

“淘汰赛”加速的既定事实下,日前据财联社报道,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CHN)三方背书的阿维塔科技逆势推进港股IPO,计划最早于二季度递表、四季度挂牌,试图在高端市场撕开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日前赛力斯也正式宣布开始赴港上市公司。

然而,当下投资者对尚未盈利的车企愈发谨慎。阿维塔能否借IPO破解资金困局?其“技术换股权”的生态协同模式,又能否说服资本市场?其又能否在尾部车企“复活潮”与头部内卷中突围,成为“最后的黑马”?

盈利扭转冲击年:跨过2万"生死线"有戏?

阿维塔的诞生被业内视为“中国汽车工业最豪华的资源配置”。长安汽车提供整车制造与供应链管理,华为注入智能驾驶与鸿蒙座舱技术,宁德时代则保障电池供应与技术定制。

长安汽车最新产销报告显示,3月阿维塔销量实现同环比翻倍大增,达10475辆。值得期待的是配备华为乾崑智驾ADS3.0和鸿蒙4.0车机系统的第四款全新车型——阿维塔06预售开启26小时订单就突破2万辆。

对于2018年成立,第一款产品首发3年多,至今却依旧没有突破月销量2万“生死线”的阿维塔来说,这是一个期盼已久的信号——品牌需求规模有望进入放量阶段,尤其是还有由特邀设计师Kim Jones参与设计的阿维塔012助力,该车也已正式进入全球交付阶段。

去年阿维塔总裁陈卓曾表示,今年品牌总销量目标是做到22万台的量级,以此实现盈亏平衡。

参考品牌去年年销量以及今年一季度的完成情况,如果接下来的9个月,阿维塔月均销量接近2.2万辆就有希望完成目标,实现扭亏。

数据显示,2024年定价在20万以上市场的阿维塔总销量增长140%至7.3万辆,但只完成了10万辆年度目标的73%;今年前三个月,阿维塔累计销量增长69%至24483辆,是22万辆的11%,离年度总目标还有近20万辆的差距。

虽然阿维塔06预售爆量,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已知信息显示,该车型将于二季度正式上市。

回看去年增程式车型阿维塔07上市17天订单突破2.5万辆后,实际水花却在起伏中变小。这不得不让人担心阿维塔06会重蹈覆辙。

因此依目前的形势,保守判断阿维塔今年完成扭亏为盈的目标量是中小概率事件,后续还需要继续跟踪新车型的销量走势。


图源:车主之家,数据源自中国乘用车联席会

一场不能失败的战役

事实上,在集团财务压力与品牌销量焦虑的双重倒逼中,阿维塔IPO的紧迫性其实是比较凸显的。

业绩层面,据长安汽车财报数据,2022年至2024年8月,阿维塔营收规模从0.28亿元扩容到了73.86亿元;但期间累计净亏损了78.3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4%,逼近资不抵债的临界点。

这主要在于阿维塔始终未能在超20万元市场中建立足够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的释放有限。

融资层面,对比已上市同行,阿维塔的融资渠道明显受限。

蔚来、理想等通过美股、港股双平台累计融资超百亿美元,而阿维塔至今依赖一级市场以及长安输血,譬如去年年末C轮融资的110亿元,融资成本也更高。

然而,庞大的资金需求是汽车玩家不可逃避的考题,主攻高端细分领域的阿维塔资金消耗更是不慢。

仅收购华为引望10%的股权就需支付115亿元,首期23亿元已通过自有资金完成,今年2月又支付了第二期转让价款57.5亿元。

同时,即便共享了长安的技术专利以及产能基建等,阿维塔的研发投入也不得不持续加码,2022年-2024年1-8月其分别投入研发5.68亿元、7.24亿元、4.88亿元

总裁陈卓也直言,未来三年预计将投入10亿元用于研发,确保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及行业首发技术搭载,强化技术实力。

更何况,圈内今年喊出“智驾平权”口号后,车企的竞争维度势必进一步综合化,中高端品牌及产品必须持续迭代出更强且受欢迎的创新技术才能享受品牌溢价。这对于中后排玩家来说,盈利难度是在加大的。

站在整个行业维度,去年被业内视为新能源车市“出清年”,头部效应加剧。比亚迪、特斯拉占据超30%的市场份额,小米、华为智选车系通过生态优势快速上量,而低线品牌如威马、爱驰已黯然退场。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预判未来几年八成品牌将关停运转。

今年算是行业洗牌下可争夺的最后一个“窗口期”,所以,阿维塔若错过本轮IPO窗口,容易陷入“融资难→研发滞后→销量下滑”的恶性循环。

智能化规模竞争开始,耐力赛将持续演绎

很多人喜欢将赛力斯与阿维塔做对比,但要区分的是,问界之于赛力斯、阿维塔之于长安汽车,虽然都是最先与华为智驾达成合作,双方的诉求却从一开始就有着本质区别。

前者是为了生存,后者是大型自主势力在磨炼一把拔高集团高端化的利刃。

放手一搏之后,赛力斯成为国产汽车黑马,日前也宣布要赴港上市;而多方牵扯的阿维塔则不可避免地与长安深蓝等子品牌产生内部资源竞争问题,独立走出来或许是阿维塔更好的决策。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维塔IPO募资计划为10亿美元,对应估值约500亿元。预计资金主要用于加码智能驾驶研发、渠道扩张、产品矩阵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突围等几个主要方面。

譬如深化与华为合作,推动L4级功能落地;在北上广深等多城布局“直营+代理”混合模式等;以及在未来三年推出中大型五座、大六座 SUV、中大型轿车等7款产品,加快打通公司造血之路。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随着赛力斯、理性、零跑等新势力先后完成盈利拐点,同时华为智驾朋友圈持续扩大,比亚迪等巨头正式入局智能化,推动智能化规模效应显露,可以预见市场对"华为系"企业的投资热情正在分化,未来只有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车企才拥有长期投资价值,而依赖供应商技术的企业估值溢价将逐步消失。

来源:港股研究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