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蟹爪兰,以其婀娜的花朵和独特的株型,成为深受花友喜爱的室内观赏植物。然而,如同所有植物一样,它也易受多种病害侵袭,影响美观与健康。了解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是养护蟹爪兰的关键。

蟹爪兰,以其婀娜的花朵和独特的株型,成为深受花友喜爱的室内观赏植物。然而,如同所有植物一样,它也易受多种病害侵袭,影响美观与健康。了解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是养护蟹爪兰的关键。
病症表现:初期,蟹爪兰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随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颜色较深,呈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上还会出现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发病原因:炭疽病由炭疽病菌引起,该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利于其滋生传播。浇水过多、植株摆放过密,会使局部湿度增加,为病菌创造适宜条件。防治方法: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防止病菌扩散。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湿度,确保蟹爪兰生长环境空气流通。合理浇水,避免积水。发病初期,可喷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 8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每 7 - 10 天喷 1 次,连喷 2 - 3 次。
病症表现:叶斑病多从叶片边缘或顶端开始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不规则形病斑,颜色从褐色变为黑褐色,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病情严重时,叶片干枯卷曲,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发病原因:叶斑病由多种真菌或细菌引起,植株生长势弱、氮肥施用过多、光照不足,易诱发此病。此外,浇水时当头淋浇,使叶片长时间积水,也会增加发病几率。防治方法:保持植株生长环境清洁,及时清除落叶和病残体。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避免直接对叶片喷水,尽量采用浸盆法浇水。发病时,可喷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或 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 600 倍液,每隔 7 - 10 天喷 1 次,连续喷 2 - 3 次。病症表现:根腐病主要危害蟹爪兰根系,初期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薄、萎蔫,色泽暗淡。随病情加重,根部逐渐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拔出植株可见根系呈褐色或黑色,有软烂迹象。发病原因:根腐病多由浇水过量、土壤排水不畅导致根部缺氧,引发真菌或细菌感染所致。使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也可能带入病菌,加重病情。防治方法:选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如腐叶土、泥炭土和珍珠岩按 3:2:1 比例混合配制。控制浇水频率和浇水量,遵循 “见干见湿” 原则。发现病株,及时脱盆,用清水洗净根部,剪掉腐烂部分,然后用 0.1%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10 - 15 分钟,晾干后重新栽种在消毒后的土壤中。对于发病较重的植株,可浇灌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进行防治。
病症表现:腐烂病常发生在蟹爪兰的茎节处,初期茎节出现水渍状软化,颜色变浅,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色,随后病部组织腐烂,有恶臭味散发,严重时整个茎节软烂,导致植株倒伏。发病原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易诱发腐烂病,植株受到机械损伤后,病菌更易侵入。此外,施肥时肥料接触到茎节,也可能引发腐烂。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植株处于闷热潮湿环境。修剪、换盆等操作时,注意避免损伤植株。施肥时,避免肥料直接接触茎节。发现病茎,及时切除,伤口处涂抹草木灰或多菌灵粉剂消毒。对于病情较轻的植株,可喷洒农用链霉素 1000 倍液进行防治。
蟹爪兰常见病害的防治,需注重日常养护管理,营造适宜生长环境,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旦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蟹爪兰健康生长,绽放美丽花朵。
来源:刚哥爱养花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