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培训交流契机,如何打造专业化科普人才方阵? | 解读科普法39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04:26 3

摘要: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修订的科普法凝练过往经验,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对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即日起,《科普时报》特开设“科普法连着你和我”栏目,邀请专家深入解读该法,敬请关注。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张忠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第四章 科普活动

第三十九条 国家加强科普工作人员培训和交流,提升科普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专业化科普工作人员队伍。

案例

大湾区科普“玩”出大花样

图源: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8年,广东省科技厅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普联盟,整合三地科普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定期举办科普嘉年华、讲解大赛等活动,并开展联合培训,提升科普人才专业素养。截至2024年,联盟已吸纳超100家成员单位,精心策划并组织了数百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覆盖千万人次。这些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大湾区科普资源的共享与流通,也极大地推动了科普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大湾区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普工作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科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普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国家通过加强科普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旨在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科普工作人员队伍,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国家加强科普工作人员能力培训和交流。国家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人员能力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彰显了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定决心。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定期举办全国性的科普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面向全国各省市的科技馆工作人员、科普志愿者、基层科普工作者等,邀请科普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深从业者授课。内容涵盖科普展览策划、新媒体科普传播技巧、科普活动组织实施等多方面,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让科普工作者掌握前沿知识与实用技能,提升业务水平。

提升科普工作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必须聚焦于其核心能力的提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保障科普内容科学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的根本,这对向公众精准传递科普信息意义重大。同时,业务水平高的科普工作者,能策划并开展更具吸引力、实效性的科普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妙趣横生,还能极大提升公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切实保证科普工作的成效。

为强化科普工作人员能力,可通过多元途径实现。比如分享科学前沿动态,开展线上线下科学讲座与研讨会,组织科普实践活动,以及在高校开设科普工作培训课程等。另外,制定并完善科普人才政策也极为关键,这能为科普工作者营造积极、开放且行之有效的政策环境。为激励科普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与业务水平,我们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举办科普作品大赛与科普成果申报活动,针对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成果,以及背后贡献突出的科普工作人员,给予全方位的表彰与奖励。一方面,设立极具含金量的科普专项奖项,对他们的卓越表现予以公开褒奖;另一方面,将其纳入职称评定体系,让这些努力在职业晋升层面得到切实认可。这类举措意义非凡,它为科普工作人员搭建起清晰的晋升阶梯,铺就职业发展的光明大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从宏观视角看,也极大地推动科普事业持续向前、不断创新,让科普工作在社会各界收获更多关注,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传播科学的浓厚氛围。

建立专业化科普工作人员队伍。应重视科普人才培养工作以及科普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推动建立跨领域科普合作机制与平台,促进不同领域科普人才的交流合作,积极整合如医疗机构、科研机构、高校等各类科普人才资源,选拔具备扎实科学知识、良好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构建团队,打造知识全面、基础扎实科普人才梯队,为科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中国科普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