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老胶济线以西的李沧区西部,你会想起什么?很多老青岛人会想起下街、铁路、老厂房和烟囱……的确,这里鲜有红瓦绿树,前些年甚至略显沉寂。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流量:这里有胶州湾畔号称“青岛日落天花板”的网红打卡地,还有汇聚全国各地美食、烟火气
网红天桥上拍到的城市风光。
市民在天桥上远眺胶州湾风景。
提到老胶济线以西的李沧区西部,你会想起什么?很多老青岛人会想起下街、铁路、老厂房和烟囱……的确,这里鲜有红瓦绿树,前些年甚至略显沉寂。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流量:这里有胶州湾畔号称“青岛日落天花板”的网红打卡地,还有汇聚全国各地美食、烟火气十足的兴山路早市。新机遇下,带着工业底色的城区该如何接好流量?成了一道“必答题”。
天桥拍日落
沧口也有网红打卡地
青岛蜿蜒曲折的海岸线,饱含浪漫和温馨。要问青岛哪里的日落最美,很多人会想起小麦岛、燕岛山、太平角等地。然而,近年来,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在分享一处号称“青岛日落天花板”的打卡地。“地铁1号线到沧安路站A口出来,直行700米就到。”“在左云路沧安路路口,一共有两个天桥,一个横跨铁路,一个横跨环湾高速,都可以拍到超美照片。”小红书网友“青岛句号”分享了位置和最佳拍照时间。
4月7日傍晚6时许,记者站在这处铁路天桥上,能看见环湾路上穿梭的汽车,能看见高铁和绿皮列车穿梭,能远眺碧波荡漾的胶州湾和宏伟的胶州湾大桥。市民或是驻足观赏晚霞,或是跨过天桥,到另一侧的口袋公园里散步。“等过几天,天气好点能拍到好看的日落。”一名家住附近的市民说,“冬天胶州湾结冰的时候,这里还有很多人来看海冰。”站在天桥上,一头能看见波光粼粼的胶州湾,另一头是高耸的烟囱和沉寂的厂房。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李沧区铁路沿线周边,正在释放新的活力。
新机遇之下
老城如何接好流量?
去一座城市旅行,除了必去的打卡景点,一定要走街串巷,感受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在青岛,不止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还有深藏在街巷里的烟火气。近年来,老胶济铁路线东侧的兴山路早市悄然走红。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人晒出美食攻略:有人在推荐肠粉和鸡蛋汉堡,有人钟意肉饼和胡辣汤。点开“小红书”App搜索,关于“青岛兴山路早市”“兴山路早市”的话题,浏览量超过186万;在抖音上,带“兴山路”“兴山路早市”标签的视频,超过511万播放量。这个数字,比去年国庆期间增长超过25%。
近年来,随着地铁1号线的开通和安顺路的打通,被老青岛人称为“下街”的沧安路周边,高层住宅小区陆续建起,沧口学校、正和茂等配套也在不断完善。随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位于青岛北站周边的青岛TOD一号工程,不仅给青岛北站做配套,更是要将周边全部盘活。和市南、崂山等文旅热门区域相比,李沧西部是传统的工业区——现在人来了,流量来了,如何接好这波流量,把人气和发展机遇结合?有人在思考,李沧也有了动作。
用好文化资源
这里有亟待挖掘的历史
今年2月,李沧区文旅局推出了一条旅游路线:兴山路早市——沧口公园——李沧区图书馆(永年路馆)——环湾路观景天桥。这条路线,串起了李沧区铁路沿线的景点。
当城市开始苏醒,兴山路早市已是热气腾腾,舌尖上的美味助你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阳光明媚的午后,来李沧区图书馆,挑选一本心仪的书细细品读,感受文字的魅力;傍晚来到环湾路观景天桥,看长桥卧波,山海映日,这里是海上落日晚霞的宝藏打卡地……
4月初,位于铁路线以东的翠湖社区内的樱花盛开,迎来不少游客和市民赏樱。趁此机会,演员们开展快闪式小戏小剧移动剧场活动,在樱花树下为群众带来《十八相送》《我们旅行结婚吧》等戏剧小品节目,打破传统舞台演绎模式,策划沉浸体验小剧、快闪式移动剧场、游戏互动舞台等创意形式,继续聚拢人气。
李沧区西部片区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见证,留下了仁人志士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追求自由解放的足迹:四流中路有日军宪兵队办公楼旧址,牛毛山上,有即青战役时人民军队浴血奋战攻克的敌人工事。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延续过纺织业“上青天”的辉煌,钢铁、橡胶、化工等产业遗迹,更是在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文旅产业“文”字当先,如何系统性地挖掘历史文化,让他们和现代文旅产业结合?需要深度的思考和探索。
主打“融合”
流量成为蝶变的增量
青岛的发展史,是一部经济和文化不断融合的历史。铁路沿线的李沧西部片区,在河海交汇处见证了历久弥新的融合,这里以前曾商船云集,近代的老胶济铁路和火车站让这里成为枢纽。如今,“融合”的感觉愈发明显:兴山路早市,有广东的肠粉、河南的胡辣汤、东北的大饼、山东的甜沫和肉火烧;站在天桥上,更能看见胶州湾的壮丽和大桥的宏伟,体会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的融合。
“近年来,李沧有‘新命题’。”今年3月,李沧区主要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于当下的李沧区来说,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的紧迫感必须常伴左右;李沧区要把项目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通过落地投产一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项目,提升先进产能比重,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李沧区西部的铁路沿线,很多老厂房正在融入新业态:国棉九厂原址变成华新工业园后,引入了医疗器械智能仓储产业;位于兴华路的青岛国源通创意产业园,成为了青岛市占地面积最大的直播基地,实现老厂区“筑巢”,新电商“腾飞”;位于德江路的粤浦科技·青岛创新中心项目即将竣工交付使用,首批入驻的二十多家企业中,至少8家是“新”字头企业……无论是一波又一波流量,还是脚踏实地的发展态度,都在这里变成发展的增量。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首席记者 刘卓毅 摄影报道
来源:青岛晚报掌控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