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有趣的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的圣甲虫印、古印度的皂石印、美索不达米亚的滚筒印、中国的古青铜印,其印文形制全为图案或以图案为主,这说明印章的资信凭证具有某种神秘的权威性。或者说,具有某种被人类所敬畏的超自然的力量。
肖像印与肖形印
侯永君
印章的诞生是人类文明进入信史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有趣的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的圣甲虫印、古印度的皂石印、美索不达米亚的滚筒印、中国的古青铜印,其印文形制全为图案或以图案为主,这说明印章的资信凭证具有某种神秘的权威性。或者说,具有某种被人类所敬畏的超自然的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人类文明肇始之印,实际使用方式大多为盖压在软泥上,其印文图案具有半浮雕式的立体感,连印面凹陷出纹饰也能表现出来。而后世使用印章是以印泥直接拓印在纸或其它平面媒质上,其印文图案是平面的,只能反映出文图的外形轮廓。
如此,或许是形成中国此类印章追崇简约朦胧的审美格调的一解吧。
而值得骄傲的是:当其它古老文明初创的印章被历史尘封,成为难以辨识的遗物时,中国印章传承千年而从未中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在中国,图案类印章被称为封蜡印、生肖印、形肖印、象形印、画印等,而篆刻界称之为肖形印。
肖形印历史悠久,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堪称艺坛奇葩。它以质朴、浑厚的造型美,浓郁的笔墨情趣和金石气息感动观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我研习肖形印多年,略通传承与变革之道。窃以为,肖形印之高绝者,当以神写形,妙在不似之似。而欲通其神则必先写其形。
通常,我以写生、临摹之术,掌握物象的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对其标志性动作和典型的神情、体态加以突出和提炼,又不拘泥于自然形态的模拟复制。
删繁就简,巧以夸饰,奇在多变。最重要的是将物象的形态凝练成各式线条,以古玺、汉印之法,以"篆法"、章法、刀法的会心之用,游刃徜徉,或疏密、或虚实、或起伏、或轻重的形式美,追求朴素粗犷、洗练含蓄的艺术风格。
在我看来,好的肖形印作品应当是"书写"出来的而不是"刻画"出来的。
所谓画有工写,印有文野。肖形印也有写实风格者,此即为肖像印。
肖像印者,是以人物肖像为表现对象的篆刻艺术门类,滥觞于清代晚期,距今百年余,当属印坛新秀。但由于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众不同的创作模式、更直观的艺术传播样式,倍受世人关注,亦多争论。
我创作肖像印的心得是:既借鉴中国传统线描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吸收版画、素描、速写等西方造型艺术的创作技法,注重人物造型的写实性,以形写神,刻画出人物的品行特征,使之有深意,不媚俗。
当然,好的肖像印作品在保证造型准确生动的前提下,还要通过造型线条粗细、急徐、行顿、转折的丰富变化,强化线条的质感,借以体现出书法用笔的律动之美,即所谓笔墨韵味者也。
肖像印的构图形制要符合传统篆刻艺术章法布局的要求,注重虚实的对比与调和,即所谓气韵生动者也。而刀法的运用须灵活多变,非只冲、切,尚要佐以削、凿、点之法,又以适当的残破之法,使作品更具刀削斧凿的历史沧桑感,即所谓金石气息者也。
总之,一件好的肖像印作品应当作到造型准确生动而不呆板,且富有笔墨韵味和金石气息。
——《印说》2013-1
(侯勇,字永君,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石书堂书画院院长、苏州篆刻艺术收藏馆馆长,原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驻会))
来源:观复博物馆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