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胃口怎么样,这次化疗要去哪里?”一进门,社区工作人员就握着王永秀的手聊起来了。交谈间,王永秀吃起了心心念念的胡萝卜油饼子,直说,“软软的,特别好吃,上次吃过后就一直惦记着呢,还是咱们社区做得好吃。”对于社区的这次“投喂”,陈宁生王永秀夫妇时不时地说着“麻
“我今天就那么无意中一说,没想到你们就把我说的当成一回事了。”
“你们以后想吃啥就随时说,有任何事也可以找社区。”
这份真挚的对白,来自永昌县城关镇宝河苑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居民陈宁生一家。
清明节前,68岁的陈宁生在社区食堂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表示老伴王永秀隔天准备外出化疗,特别想吃社区食堂做的胡萝卜油饼子,询问社区食堂当天能不能做一些?
消息一出,宝河苑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回应,表示破例为他们做,并询问了需要的数量。
一问一答,有问必答,看似寻常,却是社区与居民之间架起连心桥最朴素又最真挚的方式。一时间,宝河苑社区长者食堂群里,大家纷纷为这样的暖心瞬间竖起了大拇指。
擀面饼、炸油饼子、撒白砂糖,社区食堂里的气氛如同滚烫的油饼子那般热烈又醇香。不一会功夫,30块金黄的胡萝卜油饼子装盒打包,即将送往陈宁生的家里。
“最近胃口怎么样,这次化疗要去哪里?”一进门,社区工作人员就握着王永秀的手聊起来了。交谈间,王永秀吃起了心心念念的胡萝卜油饼子,直说,“软软的,特别好吃,上次吃过后就一直惦记着呢,还是咱们社区做得好吃。”对于社区的这次“投喂”,陈宁生王永秀夫妇时不时地说着“麻烦了和太感谢”。
城关镇宝河苑社区居民 陈宁生:味道特别好,我们经常吃着呢,质量也好。我们得病两年了,杭州兰州凉州这几个地方到处跑,我们的美食就自己带上点,医院的伙食不太爽口,所以我们打算带上去外面,去武威化疗。结果今天没想到,今天特意为我,破例为我们做的,我们社区服务也好,对我们也很关心,说个实话,我们满意,谢谢我们的社区。
“小事”不小视,件件暖民心。去年以来,永昌县城关镇宝河苑社区积极组建了“小荷帮办”志愿服务队,探索出“志愿者配送+集中就餐+送餐入户”的贴心助餐模式,积极摸排有用餐需求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困难人群,持续为他们进行上门送餐服务,将便民服务切实延伸到了居民家门口。
记者手记: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小事入手做微做细。在永昌大街小巷甚至是每个角落,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志愿者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始终把居民的每一件小事当作社区的大事来做,努力搭好“连心桥”服务每一家,他们以行动诠释责任,用爱心传递温暖,以平凡善举筑牢社区温暖的基石,让互助与关怀成为最美的社区底色。
来源:盛世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