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商南县围绕茶产业“三大片区”建设,加快延伸茶产业“长”度,拓展茶产业“宽”度,进一步优化文化传承、人才技术、项目资金3个关键保障要素,着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商南县围绕茶产业“三大片区”建设,加快延伸茶产业“长”度,拓展茶产业“宽”度,进一步优化文化传承、人才技术、项目资金3个关键保障要素,着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商南县坚持资源高效、集约原则,统筹与调配各方面、各类资源,全面建成并提升城关片区茶康养示范园、富水片区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试马片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富水片区坚持重点补植补栽、培优培强茶园,加强监督与技术指导,提升茶园经济效益和整体观赏度。同时,优化提升茶叶综合体、茶博馆等业态,打造成集体验、加工、旅游、休闲、研学于一体的理想目的地。试马片区围绕北茶小镇综合建设与开发,以农业产业化、产业经济提升为重点,发挥育苗基地、智慧茶园、技术示范基地等成果转化与运用示范作用。同时,建设完善农家乐等旅游康养设施,争创4A级景区。城关片区围绕秦岭茶乡建设与提升,全力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开展集中补植补栽,提升新建茶园成片、幼龄茶园成才进程,力争整体规模适宜、观赏度最佳。同时,加快秦岭泉茗茶庄园建设,完善配套景观小楼等设施,打造成县域经济社会的“会客厅”和“后花园”。
商南县在做大产业链方面,坚持育苗和引进并重,提升本地育苗成效,全力推进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提高茶园良种化、经济化覆盖率;坚持装备和技术升级并重,注重解决小微茶企合作社改造升级难题,加快建设大中型茶叶加工厂、冷冻仓库,培育一批农技骨干、技术人才,提升全县整体加工水平;坚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并重,以提升生态茶产品流通率、变现率为目的,引导推动“秦岭泉茗”区域公用品牌运营成效提升,组织参加各类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扩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综合影响力;探索实施夏秋茶综合利用以及茶食品、茶饮品、茶多酚等研发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在做强产业集群方面,立足茶旅首位产业定位,持续深化茶旅文康融合发展,在“三大片区”配合建设民宿、农家乐及茶文化体验项目,组织茶乡游、研学游等系列活动,形成观茶海、品香茗、农家乐、风情游、舒心宿为一体的“茶+生态+旅游”业态,实现茶产业增值溢价;支持茶园科管外包、茶产品包装等业态发展,探索建立茶叶科管服务公司,加快降低茶叶变现成本;抓住药膳美食业发展的契机,推进“金丝茶宴”细分品牌建设,精细化、创造性地开发以茶为原料的养生膳食,加快涉茶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
商南县进一步优化文化传承、人才技术、项目资金3个关键保障要素,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在文化传承方面,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茶人创新、执着的匠人精神,加快培育新一代领军茶人,支持商南茶文化产品、短视频等开发,利用茶叶博览馆、茶文化产业园等推进茶文化展示与传播,展现商南茶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引导新生代爱上商南茶,加入到茶行业。在人才技术方面,加强与中国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在国家科技特派团对口帮扶收官之年,梳理本地亟待解决技术难题,寻求重点支持与攻关,推广使用“商南县茶产业关键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成果,重点推进人才培育工作迈入新台阶。同时,落实茶叶专业团队跟踪服务茶企茶农,指导提升科管、生产、销售以及防灾减灾等能力,切实发挥好科技人才作用。在项目资金争取方面,对接巩固衔接、特色农业、品牌宣传等资金,争取中央和省、市各级资金大力支持,尤其注重引导茶企、合作社使用巩固衔接、苏陕协作资金。同时,向茶企合作社传达各类资金使用政策,引导茶企使用茶叶贷等金融资金以及招商资金,进一步激发市场投入活力,吸引更多项目、更多人才、更多社会资金向茶产业集聚,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代绪刚)
来源:商南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