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开春意浓,边城茶正香。3月24日至3月28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2024年度四川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 、“看乐山·‘策马扬边’小凉山”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举行。副刊有约、以文会友,既激励新闻人践行“四力”深耕基层,亦
四川蜀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指挥调度中心
德顺源公司的冻干柠檬生产车间
雪口山格飒德彝族式摔跤表演
□ 乐山市融媒体中心 本报记者 李国斌 胡长春
花开春意浓,边城茶正香。3月24日至3月28日,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2024年度四川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 、“看乐山·‘策马扬边’小凉山”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举行。副刊有约、以文会友,既激励新闻人践行“四力”深耕基层,亦探寻媒体融合时代副刊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活动期间,举办了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2024年度四川省新闻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会,本次评奖共收到全省近40家媒体申报的675件作品,涵盖散文与随笔、报告文学及特稿、文化新闻、杂文、文艺评论、特写、专栏、文化策划等多个体裁。近80位省市县级媒体负责人、专家、评委,对作品进行客观、公正、严肃的评奖。评委会还从获奖作品中推荐45件优秀作品参评四川新闻奖。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看乐山·‘策马扬边’小凉山”大型新闻采访活动也同步举行。媒体代表们在村寨田野、产业一线、百姓家中,用敏锐的视角捕捉鲜活故事,用生动的笔触记录时代脉搏,传播这片土地的奋进之声、幸福之景。
看产业发展的澎湃活力
走进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四川蜀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自动化生产线快速运转,配料砂磨、烧结、气流粉碎等生产环节智能化可视可控,全力冲刺磷酸铁锂4万吨年度目标任务。这里的产品,正源源不断送往比亚迪全国各地的电池厂,使用在高端车型仰望系列中,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马边是国家重要的磷矿战略资源基地,过去磷矿资源开发大多用于粗加工。蜀能矿产的大批量投产,让马边磷化工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使“老底子”焕发新活力。
来到食品企业,冻干草莓、冻干香蕉、冻干柠檬等加工紧锣密鼓,全新的液氮锁鲜竹笋生产线更让竹笋的附加值提升3倍之多,切切实实助力笋农增收。如今,该企业解决就业超200人,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长效扶贫。
位于劳动镇福来村的乐山市首个“天府旅游名宿”卡莎莎乡村度假区
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成员通过直播销售彝绣产品
看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来到雪口山镇,雪口山漂流、浮生农场等打造一站式文旅消费场景,作为全省最大易地扶贫搬迁楼房式集中安置区的曙光社区,全方位助力搬迁群众从“落脚”变为“生根”;而在民主镇,小谷溪村通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定点帮扶和本地创新,成功实现深度贫困到产业兴旺的转型,形成以茶产业为核心、多业态融合的发展模式;在劳动镇,昔日的省级贫困村福来村,如今拥有乐山市首个“天府旅游名宿”卡莎莎乡村度假区,“云上福来”与高山茶园相伴,迈出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在全国人大代表、彝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乔进双梅的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她告诉采访团一行:“彝家女子的手,绣得出山河,就撑得起家。”
在全省最大的彝族聚居村寨烟峰镇彝家新寨,大家走进民族文化博物馆、七彩文化连廊,体验民俗魅力,在篝火晚会中牵手共舞;在乐山最大的苗族聚集点民主镇玛瑙村,动听的芦笙、热情的舞蹈、传统的村落,讲述着“云上苗寨”的过去与现在,带大家感受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快门不停、感叹不停,每到一处,采访团的媒体代表们纷纷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记录下马边“三产并举、三产共兴、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以副刊之名,共赴小凉山之约,这次活动不仅是双向奔赴的情谊,更是深化交流、共创未来的新起点。
来源: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