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张仲景《金匮要略》[1])。作为首都国医名师王彦恒的学术传人,我始终铭记中医先贤的教诲,更见证了现代医学与古老智慧碰撞出的璀璨火花。今天,我将带您走近近年诞生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揭示中西医协同治疗精神疾病的"破局之道"。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张仲景《金匮要略》[1])。作为首都国医名师王彦恒的学术传人,我始终铭记中医先贤的教诲,更见证了现代医学与古老智慧碰撞出的璀璨火花。今天,我将带您走近近年诞生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揭示中西医协同治疗精神疾病的"破局之道"。
在40余年临床实践中,我总结出精神疾病治疗的"三驾马车":
西药快速控症(如新型抗精神病药精准调节神经递质)中药固本培元(遵循《黄帝内经》"形神合一"理论[2])身心同步调理(针灸调气血、心理疏肝郁)典型案例:一位病程15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导致严重便秘、流涎。通过加用《伤寒论》半夏厚朴汤(化痰散结)[3]配合耳穴压豆,3周内药物副作用消退,认知功能显著改善。
(按上市时间排序,附中西医协同治疗方案)
1. 阿立哌唑(Aripiprazole)
2. 卡利拉嗪(Cariprazine)
3. 依匹哌唑(Brexpiprazole)
4. 卢美哌隆(Lumateperone)
[1]张仲景. 金匮要略方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3.
[2]佚名.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 56-58.
[3]张仲景. 伤寒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9.
[4]朱震亨. 丹溪心法[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132.
[5]王清任. 医林改错[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75.
[6]韩懋. 韩氏医通[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5: 44.
[7]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2024). Brexpiprazol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in Schizophrenia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Tokyo: Otsuka.
[8]张介宾. 景岳全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201.
[9]佚名.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 112.
[10]张仲景. 伤寒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67.
来源:北京精神科康玉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