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9 09:48 1

摘要:近日,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狠抓生产保交付,积极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近日,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狠抓生产保交付,积极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主要指标大幅增长

截至4月8日,中国船舶股份、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船防务、中国海防等发布了2025年度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中国船舶股份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10亿元至12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149.35%至199.21%。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在9.9亿元至11.9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192.58%至251.69%。一季度,全资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船3艘、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交船7艘,控股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交船7艘。目前,中国船舶股份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产品谱系持续完善,“三大造船”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国船舶股份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 艘/ 2563 万载重吨/2250亿元,其中,集装箱船、油轮、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汽车运输船(PCTC)、多用途船、自卸船等细分船型订单数量均居全球前列。

中国重工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亿元至6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269.66%至343.59%;与上年同期(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增加267.85%至341.42%。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亿元至5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349.91%至462.38%;与上年同期(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同比增加349.91%至462.38%。

中国动力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亿元到4.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 240.48%到410.73%。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亿元到4.2亿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423.36%到685.05%。一季度,子公司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新接订单超年度计划数的30%,手持订单已排产至2028年;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均达25%;为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持续加强软实力领域投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4.17%,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近70%。

中船防务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亿元到2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1005.77%到1200.91%。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5亿元到1.95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增加554.01%到672.92%。

中国海防今年一季度紧盯全年生产经营目标,聚焦客户需求,多项产品按计划完成交付。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00万左右,同比增加692.8%左右。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30万元左右。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双碳”步伐的推进和国际海事组织(IMO)、欧盟等减排法规的实施,全球航运业和造船业脱碳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面对这一发展趋势,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绿色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重工子公司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一季度交船3艘、命名2艘,其中包括为比利时CMB.TECH公司建造的2艘21万吨氨Ready散货船完成交付、2艘21万吨氨Ready散货船完成命名。21万吨氨Ready散货船“MINERAL PORTUGAL”号、“Mineral Osterreich”号分别较合同期提前51天、67天完成交付。

中船防务控股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持续加强在高端LNG加注船市场的竞争力,不仅承接了2万立方米LNG加注船等绿色船型订单,还成功开建4.8万方液化石油气(LPG)运输船,标志着黄埔文冲在中型气体船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动力子公司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一季度共计交付主机68台,125万马力,交付台数和马力数分别同比增长21.4%和19.1%,其中双燃料低速机交付台数和马力数分别同比增长100%和90%,其中包括7S60ME-C10.5-LGIM-EGRBP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和公司首台5X72DF-2.1+iCER双燃料低速机等重点机型。子公司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交付了国内首制乙烷双燃料低速发动机、世界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等绿色低碳节能机型,不仅填补了我国大缸径绿色新型燃料船用低速机研制空白,还为全球航运业提供更多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可行性要素的“中国方案”。

中船科技推动风电制氢安醇、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等“风电+”开发模式创新,初步建立绿色燃料营销体系。同时,重点突破风电装备技术、风光制氢及氢燃料电池储能技术、新型智慧能源系统三大技术集群;重点推进陆上10MW等风电机组研制与转化应用、海上18MW平台机型风电机组开发与率先示范应用、风储一体化控制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战新产业开创新局

战略新兴产业是中船集团重要的业务板块,多家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以价值创造适应市场竞争,抓好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工作,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为国内电子特种气体的龙头,中船特气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耕电子特气领域,持续推进电子特气空白产品的国产化工作,目前已具备六十余种电子特气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主要产品三氟化氮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今年一季度,全资子公司中船派瑞特种气体(呼和浩特)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高纯度三氟化氮7500吨、超纯氨10000吨,以及75000吨液氮的配套生产能力。

久之洋将2025年确定为“深化改革转型年”,以七大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提升治理,控制风险,坚决打赢军工装备交付攻坚战,加快推动战新产业壮大,谋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季度,久之洋成功中标上海浦东机场二期低空探测项目,标志着久之洋在光电低空目标智能监测与识驱领域的解决方案再次获得行业认可,具备为民航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的竞争实力。

下一步,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好中船集团“1-1-7-8”总体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稳中求进,夯实基本面,加强市值管理,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

来源:中国船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