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肝癌是高发病率的常见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病死率第2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75%~85%)。HCC病理分化程度反映肿瘤异质性及生物学特征,与患者术后高复发率(50
肝癌是高发病率的常见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病死率第2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75%~85%)。HCC病理分化程度反映肿瘤异质性及生物学特征,与患者术后高复发率(50%~70%)及生存预后差密切相关。与高分化HCC(well differentiated HCC)及中分化HCC(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HCC)相比,低分化HCC(poorly differentiated HCC, pHCC)术后复发率更高、总生存期更低。因此我们把中分化HCC和高分化HCC统称为非低分化HCC(Non-poorly differentiated HCC, npHCC)。大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故5年生存率
目前肝脏穿刺活检是术前诊断HCC分化程度的参考标准,但穿刺活检存在有创性、采样误差、肿瘤破裂、出血及针道转移等缺陷不适用于常规临床诊断。因此,术前无创预测HCC分化程度对患者治疗、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影像组学能从图像中提取大量肉眼无法识别的高通量特征,定量分析肿瘤异质性及生物学特征,在预测HCC病理表征、疗效监测、生存预后方面有良好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增强磁共振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EMRI)软组织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能准确揭示HCC异质性,是诊断及鉴别诊断HCC的优选影像学方法。
当前影像组学研究仅探索了MRI瘤内影像组学模型预测HCC分化的价值,表明了瘤内影像组学能准确预测HCC病理及生物学特征。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瘤周区域的异质性与HCC病理生物特征、疗效及生存预后密切相关,且融合瘤内瘤周区域特征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提高预测HCC生物学特征的效能。上述研究主要探究了瘤周5、10及20 mm与瘤内区域的预测效能的差异,却未探究不同范围瘤周区域之间预测效能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目前鲜有CEMRI瘤内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HCC病理分化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对比单期相模型,多期相的融合模型在HCC早期诊断、微血管侵犯预测、病理分级预测、预后等方面均表现出更佳的效能。
因此,扬州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邢伟教授团队研究旨在构建基于CEMRI完整序列的瘤内及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并找出预测HCC分化程度效能最佳的模型,以媲美术前穿刺活检的效果,减少穿刺活检的情况,避免并发症,为HCC患者术前诊疗及生存预后提供无创生物影像学依据。
该项目受到2024年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专项(2024-14)2024年度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医疗卫生)科技创新(第二批)指导性项目(SYWD2024020)的资助。
【陆煜杰, 顾文豪, 许大波, 等. 基于CEMRI瘤内瘤周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研究[J]. 磁共振成像, 2025, 16(3): 51-57.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5.03.008】
(作者:陆煜杰,顾文豪,许大波,刘海峰,邢伟)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专家简介
邢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正高二级),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常州市卫生领军人才。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诊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头颈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头颈学组委员,常州市医学会影像诊断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国CT和MRI杂志》和《磁共振成像》等杂志编委。
推荐阅读
1. 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罗曦 廖福顺 黄肖雅 文灿平 彭守用 吴子晨 尧红艳 王俊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3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较高且预后较差。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通常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癌细胞团块侵入由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
出版日期: 2025年03月
2. 瘤周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王中乾 符天旭 王振平 罗是是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3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其早期无创诊断、个体化治疗、分子标志物、病理分级、复发预防为近年研究热点,影像组学通过高通量提取和分析影像特征,为肿瘤异质性提供...
出版日期: 2025年03月
3. 联合临床指标和MR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包绕型血管
孟存忠 赵帆 盛玉武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3期】
目的 构建联合临床指标和MRI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 VETC)。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
出版日期: 2025年03月
4. 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精准诊疗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刘璐豪 周舟
【磁共振成像 2025年01期】
影像组学(radiomics)技术能够从多模态医学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人眼难以识别的图像特征,通过复杂的统计学分析,建立疾病的诊断、预后预测模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
出版日期: 2025年01月
5. 肝细胞癌影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刘瑜 李洁 董春娇 潘鑫月 尚丹丹
【磁共振成像 2024年09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种高发病率和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HCC的诊疗预后与肿瘤基因突变状态密切相关,但传统的HCC基因突变状态检测以...
出版日期: 2024年09月
6.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
【磁共振成像 2024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4年06月
7.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扫描可行性及图像质量评估中的初步研究
齐晓辉 王琦 沈智威 段梦婷 刘响 潘江洋 范雪丽 贾丽涛 王亚宁 杜煜
【磁共振成像 2024年03期】
目的 评估参数优化的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3 dimensions -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3D-APTw)成像在原发性肝癌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并分析其临床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
出版日期: 2024年03月
8. 人工智能在肝纤维化影像学中的研究进展
李富恺 刘建莉
【磁共振成像 2024年02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 CLD)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之路。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实现肝纤维化的逆转,故及时准确地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对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肝组织病...
出版日期: 2024年02月
9.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史佳丽 徐媛 郭钰 杨新梅 刘建莉
【磁共振成像 2024年02期】
目前,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被认为是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术后预后直接相关的高危因素,它是术前肿瘤能否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术后是否需要...
出版日期: 2024年02月
10. 基于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直方图分析对肝癌TACE术后早期疗效评估及预测研究
王东东 李晓茗 杨柳 张斯佳
【磁共振成像 2024年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E-MRI)图像直方图参数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出版日期: 2024年01月
编辑:江 俊
初审:张 琴
复审:王志强
终审:贺光军
版权声明
磁共振成像传媒提倡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欢迎转载,但需取得本平台书面授权许可。欢迎转发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欢迎合理引用。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疑,请发邮件至editor@cjmri.cn,我们将与您及时沟通处理。本平台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欢迎点赞 收藏 分享
来源:小雨医生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