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继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后,在海外市场也反响火爆,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刷新了中国电影票房的世界纪录。如国际版海报所说“我偏要踏出一条自己的路”,《哪吒2》已创下奇迹,在全球踏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四川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继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后,在海外市场也反响火爆,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刷新了中国电影票房的世界纪录。如国际版海报所说“我偏要踏出一条自己的路”,《哪吒2》已创下奇迹,在全球踏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四川造”的哪吒系列电影重新诠释千年哪吒神话,创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吹起“中国风”。哪吒神话传承千载而魅力不减背后,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
在中华文明的创新与包容中演变
今天世人皆知的哪吒,其原型可追溯至古波斯和古印度。北凉时期,昙无谶译《佛所行赞》中“那罗鸠婆”是佛教护法神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亦即哪吒。除“那罗鸠婆”外,哪吒还有一些域外色彩的译名。不过,哪吒进入中国后,中华文明在他的成长之路上赋予了新的创造,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基因血脉。
唐代,哪吒形象常见于与毗沙门天王相关的佛经中,在民间还流传着以中国本土为背景的哪吒传说。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哪吒献佛牙给道宣和尚。唐敦煌壁画《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图》中绘有哪吒童子形象,白净粉红、手持莲花,较之域外佛教护法神狰狞忿怒,而有中土变化。
随着佛教中国化的深入,禅宗为哪吒打造了经典情节,如宋代《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有哪吒“析肉还母,析骨还父”之说,其禅意深刻。宋代,哪吒还被道教奉为护法神,列入《道法会元》的“将班”。宋代民间流传以哪吒火球咒降伏石精的传说,事见《夷坚志》。宋代苏辙也写有题为《哪吒》的诗。
元代,随着《锁魔镜》《哪吒太子眼睛记》等杂剧的表演,使哪吒神话深入民间。马致远、关汉卿、王实甫等元曲名家还填制过名为《哪吒令》的元曲牌。
明清时代,哪吒神话的书写以《封神演义》《西游记》最具代表。《封神演义》描写了哪吒灵珠转世、闹海龙宫、莲花化身等,塑造了最经典的哪吒形象,至今深得大家喜爱。《西游记》中的哪吒降妖伏魔本领强,拥有诸般法术神通。明清流行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见之哪吒,既是道教玉皇大帝驾下的神仙,又受佛教世尊折荷化身的再造之恩。明清文学及佛、道对哪吒的塑造,推动了哪吒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和传播。如今,沿海一带更以哪吒为原型创作出“电音三太子”的民俗展演。
从域外神祇的身侧眷属,到本土民俗的文化展演,再到时下《哪吒2》的魔童,哪吒形象经历了巨大转变,蕴含了中华文明创新包容的内在基因。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宏阔背景下,中国本土塑造的哪吒形象反映了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广泛吸收,又折射出中华文明信仰习俗的多元交融,还展示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自信姿态。在千年哪吒的神话演绎中,映现出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互鉴。
在守正与创新的内核中焕发活力
哪吒原型虽来自域外,但经千年蜕变已然中国化,成了典型的中国神话形象。之所以能对哪吒进行本土创造,是因为中华民族守正创新的文化基因。
哪吒文化始终以守正为底色,反映了中华文化歌颂公平正义的主题。中华文明强调的守正并非僵化固守,而是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创新。哪吒神话中令人深刻的是其个性,其反叛并非叛逆,而是“拨乱反正”的“反”。在《哪吒2》中,哪吒被设定为魔丸转世,塑造了人物个性,也强化了哪吒的反叛精神,是对伤天害理、虚假伪善的纠正。更深的是,电影故事蕴含的内在思想、情感表达和价值取向让人感同身受,引发共鸣。《哪吒2》中,哪吒不愿被标签定义而努力改变自己,不屈服于命运而奋力挣脱束缚,不屈从于黑恶势力而勇敢挑战一切,这为遭受不公正的人们发出了最强音,承载了全人类共通的思想情感和价值理念,收获了全球观众的广泛认同。
哪吒文化通过《哪吒2》得到创新诠释与更远传播。《哪吒2》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电影艺术,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精髓,又呈现出时代化、大众化和数字化的表达方式。《哪吒2》对千年神话的再度诠释、玄幻情境的视觉营造、传统精神的时代表达都魅力十足,把四川文化要素与动画视觉技术结合,利用特效镜头、魔幻画风、新颖创意引得好评如潮。四川作为哪吒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地域元素与哪吒文化紧密联系。在四川,哪吒传说家喻户晓,本土的哪吒文化不仅有口头讲述的神话传说,更有大量的历史建筑、自然景观、文化遗迹,还有各种活态传承的民俗活动。如位于江油、宜宾的乾元山金光洞、翠屏山道观、哪吒行宫、南广古镇等。这些不仅给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厚土壤,也为文旅融合积累了资源禀赋。同时以科技赋能。《哪吒2》在制作中运用了数字影像重构、云端协作系统、虚拟制作平台等创新技术,让哪吒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也让中国神话有了新表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焕新之作。
守正创新的基因血脉,推动了哪吒文化的传承发展,激活了中华文明引发全球共鸣的关键密钥。今天,哪吒从四川出发,向着世界前进,以自信开放之姿已踏出一条自己的路,未来还将在中外交流互鉴中写下更多精彩故事。
来源:同心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