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上周,央视财经频道播发了一组重磅数据: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总额已突破800亿美元,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为此多掏的腰包却高达1950亿美元!
美国关税政策伤了谁?美前财长:恐给美国带来史上最严重的损失!
就在上周,央视财经频道播发了一组重磅数据: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总额已突破800亿美元,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为此多掏的腰包却高达1950亿美元!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近日公开声明:“这种自残式关税政策,可能让美国遭受全球最严重的经济损失!”
先看一组官方数据: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仍有62%被加征7.5%-25%的关税,这些多出来的成本,90%以上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头上。
例如,一台中国制造的割草机在美售价从299美元涨到379美元,儿童自行车均价飙升47%,连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产LED灯泡都比关税战前贵了三分之一。
最惨的当属美国中小企业,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因进口成本上升,全美已有3.7万家小型企业倒闭,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4.2%。
加州一家五金店老板对着镜头诉苦:“以前卖10美元的扳手套装,现在进价就要12美元,我总不能亏本卖吧?结果客户全跑到亚马逊买墨西哥货了!”
反观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给出漂亮答卷:2024年前5个月,中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8.6%,但对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1.2%和6.8%,贸易顺差反而扩大至3560亿美元。
以机电产品为例,美国在中国相关产品出口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22%降至14%,而“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对新兴市场出口暴涨87%。
更让美方措手不及的是产业链升级,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例,其生产的Model 3有60%零部件来自长三角供应商,宁德时代电池、福耀玻璃等中国企业早已打入全球供应链。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感叹:“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在关税战中不降反升!”
美国的关税大棒不仅没换来支持,反而引发盟友集体反弹,欧盟委员会5月宣布,拒绝跟随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德国总理朔尔茨更直言:“保护主义只会推高通胀,我们的选择是公平竞争。”
在东南亚,东盟十国2023年对华贸易额突破1.2万亿美元,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公开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我们要的是共同发展。”
就连美国传统“后院”也在转向,墨西哥2023年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激增40%,巴西总统卢拉在G7峰会上直言:“富裕国家的关税武器,正在扼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这场关税战在美国内部早已不得人心,农业大州艾奥瓦州的农民算过一笔账:2018年以来,该州大豆种植者累计损失超50亿美元,尽管政府发放了280亿美元农业补贴,但全美仍有12%的家庭农场破产。
汽车产业更是雪上加霜——福特汽车财报显示,因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涨价,每辆F-150皮卡成本增加1200美元,直接导致该车型三年内涨价23%。
零售业巨头也忍无可忍,沃尔玛、塔吉特等企业组成的“关税改革联盟”提交给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报告显示,若对华关税再提升10%,美国零售业将被迫裁员14万人。
美国服装鞋类协会主席更是怒斥:“政府所谓‘保护就业’的谎言,已经让60万美国工人丢了饭碗!”
萨默斯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美国当前困局是“通胀加剧+竞争力下降+国际信誉受损”的三重陷阱!
根据纽约联储测算,对华关税使美国核心CPI年均多涨0.3个百分点,仅2023年就导致每个家庭多支出1300美元;波士顿咨询公司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出口限制,已使美光、应用材料等企业损失超120亿美元订单!
如今全球正面临着规则崩塌,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裁定,美国对中国钢铝加征关税违反国际规则,但美方拒不执行,导致WTO改革进程受阻。
对比美国的单边主义,中国选择用扩大开放破局,2024年前5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万家,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资增长24%。
特斯拉宣布在上海扩建储能超级工厂,空客在天津建设第二条总装线,阿斯利康在青岛投资4.5亿美元建药厂……这些动作印证了中国商务部的表态:“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推动者。”
回望历史,1930年美国出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种商品加征关税,结果导致全球贸易缩水60%,间接引发大萧条。
如今美国政客似乎忘了前车之鉴,但世界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模样——当中国与152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时,单边主义就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正如萨默斯所言:“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不是看谁能筑起更高的墙,而是看谁能搭建更多的桥。”这场关税战的最终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句话里,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宝藏兴趣创作大赛#
来源:圈聊点滴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