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黎明 ▏明代临清皇庄与《金瓶梅》一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9 10:09 1

摘要:史载:洪熙时有仁寿宫庄,其后又有清宁未央宫庄,天顺三年以渚王未出阁供用浩繁立东宫德王秀王庄田、二王之藩地仍归官,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其后官田遍郡县。

史载:洪熙时有仁寿宫庄,其后又有清宁未央宫庄,天顺三年以渚王未出阁供用浩繁立东宫德王秀王庄田、二王之藩地仍归官,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其后官田遍郡县。

其实,早在太祖时,便赐诸臣公侯丞相以下庄田多者百顷,亲王庄田千顷,又风赐公侯既武臣公田,又赐百官公田以其祖人充禄,指挥没于阵者皆赐公田。

这些庄田占地亩是相当惊人的,如弘治二年户部尚书李敏等以灾异上言称:内皇庄有五,共地万二千八百余顷,勋戚中官庄田三百三十有二共地三万三千余顷。

武宗即位刚刚一个多月就立即建皇庄七处,其后急增至三百余处。全国庄田占地共三万七千五百余顷。

既为皇庄便均不纳国赋,除此之外,那些管理皇庄的宦官们也随之沾光,一是管理皇庄,享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种种特权;二是也被赐田,从而直接拥有庄田。

无疑,皇庄乃是明代一大弊政。

那些由宦官经管的皇庄,俨然国中之国,无论是地方官吏还是巡按使臣,都不敢过问,正德间大学士刘健叹曰:

“管庄内官假托威势,逼勒小民,科索必逾常额,所领官校甚为民害,致荡家鬻产,怨声动地,逃移满路,京畿,内外盗贼纵横亦由于此”。

明武宗正德时,宦官专政的局面达到了极点,其酿成的恶果之一就是王公、勋戚、宦官抢夺土地之风,所置庄田之多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

当时的临清皇庄是明英宗次于朱见的,朱见被封为德王,他在山东各州县俱置庄田,名曰府籽粒。

临清庄田在城西北,共二百三十顷之多,为隐瞒地亩,每三、四亩或五、六亩折算一亩。这样的结果是把赋役“诡寄”飞洒到老百姓头上,所以凡有皇庄的地方,不仅庄内佃户惨遭剥削,连皇庄周围的农民一同受害。

写到这里似乎应该收尾了,再写下去就会离题太远了。

明朝的皇庄(绘画)

现书归正传。《金瓶梅》书中所涉及到的皇庄和那个刻划的活灵活现,飞扬跋扈、耀武扬威,连西门庆那样的地头蛇也惧怕三分,见面时极尽奉承恭维之能事的"管皇庄的薛公公“,就不难看出是多么附合历史的真实。

《金瓶梅》这部现实主义的宏篇巨制,是作者深入体验生活,大胆解剖社会的典范。

有人称临清是《金瓶梅》一书的故事背景地,这是不无道理的,明代临清确有皇庄,而且也有管皇庄的宦官,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临清的皇庄是在明英宗时就有的,至万历时,福王封藩河南,神宗一次就赐他田二百万亩,河南土地不够了。又“取山东、湖广田益之”,这时的山东田地几乎被藩王之流抢占光了,

明宗室渚藩郡王封在山东的达五十多个,那时临清怎能幸免?德王就在临清占地收租,横行乡里,相比之下,西门庆就显得太渺小了,难怪他见了“薛公公”便立即摆出一副奴才相,他深深懂得他小小的西门大官人决不是“薛公公”的对手。

《金瓶梅文化研究》 王 平 李志刚 张廷兴 编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刊于《金瓶梅文化研究》(王平、李志刚、张廷兴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转发请注明出处。

来源:金学与明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