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从“流量”到“留量” 宝兴“新农人”用手机镜头解锁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9 10:44 1

摘要: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在陇东镇赶洋沟村,主播张紫芳已架起直播设备。镜头里,她背着竹篓穿行于林间,手指拂过沾满露水的雪芽菜,向观众讲解如何辨识这些“山珍”。这场持续了1小时的“寻味深山”直播,当即卖出了一百多单农产品,见证了数字营销书写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在陇东镇赶洋沟村,主播张紫芳已架起直播设备。镜头里,她背着竹篓穿行于林间,手指拂过沾满露水的雪芽菜,向观众讲解如何辨识这些“山珍”。这场持续了1小时的“寻味深山”直播,当即卖出了一百多单农产品,见证了数字营销书写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一部手机开启乡村经济新生态

五年前,一条爆炒腊肉的短视频意外收获百万播放量,让张紫芳意识到“乡愁经济”的价值潜力。通过打造“野丫头”IP,她将陇东镇的四季更迭转化为流量密码:春日野菜的嫩绿、盛夏山泉的清凉、深秋彩林的斑斓、寒冬熏腊的烟火气,构建起“可触可感”的乡村叙事。

在张紫芳的镜头里,生态猪从养殖到熏制的全过程透明可见,野菜生长周期的科普成为观众追更的“下饭剧”。这种“农产品溯源直播+农耕文化传播”的模式,使她的直播间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带动周边农户生态猪养殖规模达5000余头。

除了产品销量,更催生“云种草”效应——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体验“诗意栖居”的田园生活。成都游客王女士通过直播间预订民宿后,在实地体验中学会了辨识十余种可食用植物。“这样深度参与感,是传统旅游给不了的”。

通过“新农人”的手机镜头,宝兴美好的山水和人文风情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2025年,陇东镇接待生态旅游游客约5万人次。

生态价值觉醒催生“逆流返乡”潮

“家乡处处是宝”的认知,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子回归。王勋平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返乡创业的王勋平开始尝试乡村直播。他创作的《玉米馍馍》系列短视频获赞百万。“手机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我们宝兴的特色农产品,更是鲜活的宝兴乡村生活。”王勋平说道。这样“内容引流+实体消费”的模式,再次带火了网红打卡地穆坪镇雪山村的民宿行业,夏季避暑客流屡创新高。

如今,正值春游好时节,背着三脚架的“新农人”带着游客行走山间,感受比影像更美的山山水水,品特色农家菜,享田园野趣。

近年来,宝兴不断完善新媒体电商培训和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培育高素质“新农人”队伍,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不断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能。

来源:同心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