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联动护长江 滇渝共筑生态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0:53 3

摘要:近日,由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筹备的守护长江生态活动,在玉龙县石鼓镇长江第一湾启动。此次以增殖放流为核心的活动,是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切实保护行动,也是滇、渝两地法院开展跨域协作的生动实践,彰显出丽江两级法院在守护长江生态征程中的责任担当与积极作为。

近日,由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筹备的守护长江生态活动,在玉龙县石鼓镇长江第一湾启动。此次以增殖放流为核心的活动,是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切实保护行动,也是滇、渝两地法院开展跨域协作的生动实践,彰显出丽江两级法院在守护长江生态征程中的责任担当与积极作为。

司法协作 搭建生态保护桥梁

活动中,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与丽江市玉龙县人民法院签订《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执行委托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打破了地域限制,标志着两地法院在生态环境司法修复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未来,两地法院将携手探索生态环境修复新模式,力求实现“异地破坏、联动修复、全域受益”的生态保护格局,为长江流域生态撑起坚固的司法保护伞。

重庆法官任韵霖表示:“通过此次司法协作,两地法院协同执行生态修复,打破了地域壁垒,形成了环境治理司法合力,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跨域司法协作整合了两地司法资源,提升了生态保护效率和效果,为长江生态保护注入了强大的司法动力。

增殖放流 注入生态复苏活力

签约仪式结束后,迎来了增殖放流环节。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3万尾金沙江土著鱼苗——金沙鲈鲤、细鳞裂腹鱼跃入金沙江,溅起层层水花,为这片水域增添了新的活力。据悉,这些鱼苗系在西南大学教授团队的专业指导下精心筛选,充分确保了物种与当地生态的适配性和安全性。增殖放流是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此次投放鱼苗不仅能够补充渔业资源,而且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注入了生机,生动诠释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在实践中的价值。

“以前只知道法院是判案的,没想到还能用这种方式保护金沙江。”村民牟小琴说。参与放流的学生代表们也兴奋不已:“课本里的‘生态修复’变成了眼前的实际行动,我们要把保护长江的理念带回学校,传播给更多的人。”

普法宣传 凝聚全民保护共识

活动现场还设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站”,通过案例展板展示、专业法律咨询、趣味互动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法官结合非法捕捞、污染环境等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以案释法,传达“破坏环境必追责”的司法态度。

“原来放生外来物种可能违法。”“电鱼不仅要被罚款,还要坐牢。”“原来很多江鱼都是国家保护动物。”群众在听完讲解后纷纷发出感叹。法治宣传让环保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长江生态是每个人的责任。

此外,丽江中院在活动中牵头发布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丽江倡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倡议书着重强调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倡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积极投身生态保护行动。丽江中院法官聂云辉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跨域协作和引导全民参与,更好地推动长江保护从司法裁判延伸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实践,让生态保护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自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丽江中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丽江使命,切实履行审判职责,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241件,其中盗伐、滥伐林木案96件;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17件;非法捕捞水产品案35件;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46件,共判决被告人赔偿生态损失115万余元。

江河奔涌,见证司法担当。滇、渝两地法院以“一江之水”为纽带,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此次增殖放流活动是司法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是跨域协作的成功实践。下一步,丽江两级法院将持续强化环资审判专业化建设,不断加强跨域司法协作,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记者 姜莉萍 通讯员 杨琨

来源:云南法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