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3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介绍提振消费、扩大开放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4月3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介绍提振消费、扩大开放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解晓龙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目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专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美女士,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军先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坤先生,市商贸会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侯雪冬先生。围绕提振消费、扩大开放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美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围绕市委“1+1188”发展格局,紧扣“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工作主线,实施消费扩容提档、外贸扩量提质、外资扩渠提效“三扩三提”攻坚行动,主要商务指标企稳向好,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促进消费扩容提档。全市社零总额增长7.2%,列全省第1位。以旧换新成效显著,争取上级资金4.97亿元,推动汽车报废更新2.16万辆、置换更新1.05万辆,家电家居换新9.86万台,电动自行车换新3092辆,拉动消费超50亿元。打造“乐购滨州”品牌,举办促消费活动137场,发放消费券1500万元,拉动消费超8亿元。市场主体持续扩容,新增贸易纳统单位617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服务业招商多点开花,认定招商项目8个、总投资54亿元,全省首个银座茂落户滨州。县域商业蓬勃发展,承办全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培训班,获批中央县域商业建设项目8个,博兴县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数商兴农”有力推进,农村网零额增长34.9%,列全省第2位。
二是推动外贸扩量提质。全市货物进出口1296.6亿元、增长8.8%,增速列全省第3位。大宗进口量稳质升,铝矿砂、原油、大豆进口规模稳定,进口增速列全省第2位。国际订单持续向好,实施“好品山东、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计划,组织410家企业参展拓市场,机电产品、纺织服装、铝材等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口额连续9年保持增长。外贸主体扩容升级,新增外贸实绩主体290家,培育AEO认证企业5家、二手车出口资质企业6家、燃料油进口资质企业3家。跨境电商支撑有力,新建海外仓4处,跨境电商总量列全省第2位、增速列全省第5位。
三是利用外资扩渠提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33亿美元,增速列全省第2位。推动重点项目引资,推动高端铝、电子科技、海水淡化等重点项目到账外资2.8亿美元,轻金新材料利润转增资1.2亿美元,新能源项目利用外资1亿美元。创新外资招引方式,QFLP利用外资破零,境外发债到账1.45亿美元。加大活动引资力度,依托青岛峰会、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等活动平台,签约外资项目13个、合同额15.3亿美元。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进品质滨州建设的关键一年。市商务局将聚焦市委“113388”工作体系,助力打赢“三大战役”、实施提升“三大行动”,首位首抓提振消费,千方百计稳住外贸,更大力度利用外资,奋发有为、奋勇争先,努力为品质滨州建设行稳致远贡献更大商务力量。
一、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
深入贯彻省、市提振消费工作会议精神,牵头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进一步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一是激活商品消费“新动能”。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以“迎春、盛夏、金秋、暖冬”为主题,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100场,发放消费券3000万元,换新商品25万件,拉动消费65亿元以上。推动企业升规纳统,全年新增纳统单位400家以上。
二是点燃服务消费“新热点”。推进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试点,优化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特色商业街功能,新增社区“便民生活圈”10处。举办“滨州味道美食节”,发布“特色小吃推荐榜”,开展餐饮特色活动20场以上,新培育一批“山东老字号”,孵化一批服务消费“新字号”,推出更多消费“打卡地”。
三是释放新型消费“新潜力”。提速首发经济,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等50家以上,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10场以上。提档数智经济,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开展“直播+”商圈、景点、展会等促消费活动50场以上。
四是拓展农村消费“新空间”。推动连锁商业向乡村下沉,实现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100%全覆盖。持续推进“数商兴农”,整合淘宝村、淘宝镇资源,培育农村电商人才2000人次以上,实现消费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双向奔赴”。
二、稳住对外贸易“基本盘”
推进“滨企创世界”行动,着力稳规模、优结构、育增量,实现外贸稳量提质、增量提速。
一是增强新支撑。跟进服务7家重点进口企业,确保原油全部自主进口,大豆进口量不降低,扩大铝矿砂、液化石油气、燃料油等产品进口,增强进口“压舱石”作用。
二是开拓新市场。实施“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突破行动,组织260家企业参展拓市场,举办特色产品展销、国际采购精准对接等活动,“稳旧拓新”弥补对美出口缺口。
三是发展新业态。加快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抢抓9810政策调整机遇,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联动发展,新建公共海外仓5处。培育壮大AEO企业,加快发展TIR业务,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
四是培育新产品。围绕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等十强产业,充实完善“山东外贸优品库”,深度挖掘新产品、优势产品和高单价商品。
五是应对新变化。密切关注外部贸易环境变化,聚焦铝业、纺织服装、化工、农产品等重点行业,综合运用出口信保、贸易救济、法律援助等政策工具,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三、拓展利用外资“新路径”
聚力打赢“招商引资”攻坚战,拓展路径、创新方式、优化服务,确保全年外资扩量提速。
一是做强引资载体。开展利润再投资攻坚行动,推动山东轻金、柯锐世、华盛创新纺织等企业利润再投资。挖掘魏桥、创新、京博等重点企业利用外资潜力,加速新华锦、远景风机叶片、中华银等在谈、签约外资项目到账。
二是狠抓方式创新。挖掘重大项目利用外资潜力,加强与央国企对接,推动华能、华电、山能等新能源项目,实现新能源利用外资新突破。推进QFLP项目到账,畅通境外融资渠道。
三是用好重要平台。精心筹办2025年儒商大会、青岛峰会、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精准招商,形成项目洽谈、签约、在建梯次推进格局,不断扩大外资增量。
四是优化工作机制。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实施“书记市长项目工程”,做好要素指标保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到资、早建设。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经济导报记者:
今年2月份,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了稳外资4方面共20项重点任务。请问滨州市2025年外资整体情况如何?下一步重点服务举措有哪些?
发布人: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军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商务局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稳存量、扩增量,招项目、拓渠道,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和重大项目跟进服务力度,全市利用外资企稳向好。一季度,预计全市到账外资2.8亿美元,增长50%以上。
一是聚焦服务优化,构建“新机制”优服务。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建立重点外资企业定期联系服务机制,用好省级“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深入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圆梦想”大调研活动,随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需求诉求和问题困难。1-2月推动6家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到账外资1.9亿美元。
二是坚持部门联动,攥成“一股劲”聚合力。坚持“走出去”精准招商与“请进来”以诚招商相结合,大力宣传滨州资源禀赋、产业优势,讲好滨州故事,“滨州制造”名片愈发响亮。2月23日—28日,赴港澳参加经贸活动,举办“港”通四海“滨”绘未来2025滨州(香港)投资合作恳谈会,推动签约2个重点外资项目。同时,积极谋划5月份港澳山东周活动,争取签约一批重点外资项目。
三是聚焦重点项目,畅通“新路径”强招引。用好省政府与40余家央企达成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金融业等方面项目招引力度,今年以来,全市新能源新材料、金融业利用外资5000余万美元,为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强力资金支撑。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围绕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做好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方面工作,全力保障全市外资稳增长。
一是抓重大项目。开展利润再投资攻坚行动,推动重点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抓好40余个在谈、签约外资项目,做好要素保障,加速外资到账。
二是抓引资渠道。挖掘重大项目利用外资潜力,引导外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与央国企对接,推动华能、华电、山能等新能源项目到账。发挥开发区外资主阵地作用,推动开发区扩大国际合作,搭建平台组织产业链招商,创新探索基金招商,规范提升标准厂房建设,助力高质量招商引资。
三是抓活动平台。精心筹办2025年儒商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精准招商,不断扩大外资增量。
齐鲁晚报记者:
今年1-2月,滨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11.8亿元,同比增长31.3%,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在这样的良好发展态势下,请问市商务局在培强塑优外贸主体、推动“滨企创世界”方面将如何发力?
发布人: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坤
外贸主体培育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紧扣市委“113388”工作体系,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结合推进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着力构建多层次外贸主体培育体系,助力“滨企创世界”,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梯度培育。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包括初创型企业“一对一”指导、成长型企业合规能力提升、龙头企业重点监测服务等。对于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瞪羚等产品质量硬、工艺技术独特的优质企业,由专人引导申报“山东外贸优品库”,通过专业团队以精准营销方式将入库企业和产品推送至全球采购商,服务“滨州优品”远航出海。
二是深化政策支持。精准施策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加大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建设使用公共海外仓、开展TIR业务等方面政策力度,帮助企业“稳旧拓新”抢订单。联合海关等部门服务AEO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强高级认证企业提供通关便利、融资支持等基础上,对2024年以来获评AEO认证的企业,给予每家最高5万元的一次性奖补,以“真金白银”引导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
三是优化服务保障。立足外贸企业实际需求,持续开展调研走访、精准服务、贸易对接等“走下去”活动,引导全市企业上线“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通关、物流等问题。同时,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海外标准资信报告、贸易调整援助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多维度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减小损失、解决难题,为外贸企业拓市场保驾护航。
滨州日报记者:
今年我市出台提振消费总体实施方案和专项行动方案,引导全市上下千方百计促进消费,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围绕提振消费将开展哪些行动?
发布人:
市商贸会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侯雪冬
我们立足当前消费市场新趋势、新需求,系统谋划并启动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政策引导、商品升级、场景创新”为主线,全力释放消费市场潜能。
一是以精准施策推动消费扩容。以“乐购滨州 焕新生活”为主题,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全年推动各类商品换新25万件以上。汽车领域,接续实施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对符合报废条件的至高补贴2万元,对符合置换条件的至高补贴1.5万元。家电领域,在补贴8大类产品基础上,新增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4类家电产品,补贴标准为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补贴5%。3C数码领域,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补贴15%,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电动自行车领域,对交售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新车的消费者补贴20%,每辆补贴不超过500元,对交售报废老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并换购铅酸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的,每辆补贴不超过600元。同时,优化以旧换新数字化平台功能,提高支付效率和便民化程度,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换新需求。
二是以促消活动驱动消费升级。以“新春、盛夏、金秋、暖冬”为主题,整合财政、金融、平台、厂家、商家“五种资源”,聚焦滨州优势产业、特色产品、重点企业,全年举办“汽车消费节”、“家电焕新季”等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配套发放汽车、家电、零售、餐饮、成品油等消费券3000万元,进一步擦亮“乐购滨州”促消费品牌。
三是以创新场景加速消费提档。加快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特色商业街等功能,全年打造7条高标准街区,新增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完善高端酒店、商业综合体布局,打造一批购物、餐饮、社交、娱乐等“一站式”城市消费新地标。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家政等消费模式,推动52个市级以上“老字号”传承创新,培育一批服务消费“新字号”。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创新农村消费场景,发展农村直播电商,提高县域电商服务能力,形成县域商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滨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