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春日的微风拂过七里河区西津路学校的校园时,一场“追风逐梦——风筝的奥秘探究”趣味风筝节活动欢快开展,设计风筝造型,绘制精美风筝图案,探究风筝放飞的原理技巧,诵读纸鸢诗词,在跨学科沉浸式体验学习中,同学们将墨子“木鹞”的智慧、唐宋诗词的悠远意境以及丝绸之路的文
近日
兰州市两所学校开展风筝节活动
开启了“传统”与“创意”
交织的春日逐风之旅
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
亲近自然的机会
也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孩子们
心中生根发芽
当春日的微风拂过七里河区西津路学校的校园时,一场“追风逐梦——风筝的奥秘探究”趣味风筝节活动欢快开展,设计风筝造型,绘制精美风筝图案,探究风筝放飞的原理技巧,诵读纸鸢诗词,在跨学科沉浸式体验学习中,同学们将墨子“木鹞”的智慧、唐宋诗词的悠远意境以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紧紧串联,触摸中华文明的千年匠心。
溯源风筝文化 探寻历史脉络
鸢语千年、纸鸢载诗行,墨香传古今,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的旅人,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诗词典籍中,探寻风筝文化的源头。大家仔细翻阅古籍,那些关于风筝的诗词仿佛活了过来,从高鼎笔下孩童趁着东风放风筝的欢快场景,到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风筝细致入微的描写,每一首诗词都是一扇通往过去的窗。
负责诗词研究的同学们有的专注于查找资料,有的负责记录整理,还有的对诗词进行解读赏析。三年级的朱子兴高兴地分享:“我发现风筝在古代可不只是玩具,它还被用于军事通信呢!就像这首诗里说的‘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说不定古人就是借着风筝传递秘密信息!”在收集诗词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对风筝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领略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笔下风筝的多样魅力。
动手实践 放飞梦想
随着对风筝文化了解的深入,同学们迎来了最期待的环节——亲手制作风筝。教室里,五颜六色的纸张、纤细的竹条、精美的颜料一应俱全。同学们分组围坐,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数学+科学”小组发挥学科优势,运用数学知识精确计算风筝的比例,利用科学原理优化风筝结构。他们反复测量竹条的长度,调整骨架的角度,只为让风筝飞得更高、更稳。
制作风筝的第一步是搭建骨架。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竹条用细线绑扎起来,每一个节点都绑得结结实实,生怕出现一丝松动。接着是裱糊纸面,这可是个细致活儿,要把纸张平整地粘贴在骨架上,不能有褶皱,也不能有气泡。有的同学拿着刷子,均匀地涂抹胶水,有的同学则轻轻按压纸张,确保它与骨架紧密贴合。最后,就是发挥创意进行装饰了。绘画小组的同学们大展身手,用画笔在风筝上描绘出绚丽的图案,有展翅翱翔的雄鹰,有娇艳欲滴的花朵,还有今年火爆的哪吒和龙王太子。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互相帮助。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大家一边制作,一边分享着自己对风筝的理解和感受。
多元展示 传承非遗
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只只精美的风筝诞生了,在展示环节,同学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成果。朗诵小组的同学站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着收集到的风筝诗词,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仿佛带着听众穿越回了古代。实验小组则现场展示风筝的飞行原理,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大家明白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绘画小组将自己绘制的风筝作品展示出来,每一幅画都蕴含着独特的创意和对风筝文化的热爱。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双语演讲小组,他们用流利的中英文讲述着风筝的历史、制作过程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通过双语演讲,让同学们对风筝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路学校的这场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以风筝为载体,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中,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近日,城关区桃树坪小学隆重举办了首届校园风筝文化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在春日暖阳下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风筝艺术长廊”率先亮相,300余件学生精心创作的风筝作品汇聚一堂,风格多样、创意无限。这些风筝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学生们心灵与智慧的结晶。五彩斑斓的画面、精美绝伦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欣赏,流连忘返。观者徜徉其中,在一幅幅丹青墨彩间领略孩子们成长的印记。
在风筝节的热烈氛围中,舞蹈《执镜佣》惊艳亮相。舞者们翩翩起舞,将古老的艺术与春日的活力完美结合,仿佛穿越千年,与风筝文化交相辉映。舞姿曼妙,韵律悠扬,让观众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
活动现场,大屏幕播放着“非遗小匠人”们的制作过程,学生们从绘制图案到搭建骨架,巧思妙想,精心设计,赋予每一只风筝独特的文化内涵。德育主任马小燕向学生们讲述了风筝的历史,学生们在生动的讲解中感悟到风筝承载的中华文化基因。随后,副校长武天祥放飞了本次活动的第一只风筝,宣告风筝节正式启幕。
随着活动的推进,学生们手持风筝奔跑在绿茵操场上,五彩斑斓的纸鸢在蓝天中竞相飞舞。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整个校园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那些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风筝在春风中扶摇直上,象征着桃树坪小学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日画卷。本次风筝文化节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通过风筝这一载体,实现了“五育融合”:以美育陶冶情操,以劳育启智创新,以文化人润泽心灵,以体育强健体魄,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索中创新。下一步,桃树坪小学将继续以德育为引领,探索更多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的新模式,用艺术之光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奔流新闻、城关发布)
来源:文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