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巡鹰集团2013年进入新能源赛道,2017年进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经过8年时间,当前,巡鹰集团已成长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与再生利用的头部企业,尤其是在华东、华中区域,已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摘要:巡鹰集团2013年进入新能源赛道,2017年进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经过8年时间,当前,巡鹰集团已成长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与再生利用的头部企业,尤其是在华东、华中区域,已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安徽站)一行到访巡鹰集团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4月9日讯(林音 安徽合肥报道)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整个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同比下滑31.0%至86.6亿元。
《白皮书》指出,2024年以来,受上游材料价格下行影响,电池回收行业的经济性减弱,回收企业的积极性有所降低,除头部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大部分企业营收和毛利双降。
在此背景下,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巡鹰集团”)却在2024年交出了产销双破30亿的好成绩。
4月8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团(安徽站)一行到访巡鹰集团,与安徽巡鹰再生市场部总监张力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并参观合肥基地展厅,探秘回收巨头在行业逆势中的破局之道。
立足回收 构建闭环
资料显示,巡鹰集团2013年进入新能源赛道,2017年进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经过8年时间,当前,巡鹰集团已成长为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与再生利用的头部企业,尤其是在华东、华中区域,已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在参观中,安徽巡鹰再生市场部总监张力介绍,巡鹰集团成绩的获得,不仅在于回收利用领域的发力,更重要的是,其在全产业链方面的闭环构建。
据介绍,2015年-2019年为巡鹰集团的初步成长期。具体来看,2015年,动力电池补贴退坡,回收利用市场初具规模,巡鹰集团紧抓机遇,于2017年进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乘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的东风,2018年,我国第一波动力电池退役潮开始,在这一产业重要节点,巡鹰首代全自动锂电拆解装备正式投入使用,收获国轩高科、安徽国投等重要战略合作伙伴。2019年,第二代巡鹰锂电池破碎拆解中试线正式落成投产,集团荣获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单位,同时也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接下来,双碳战略和储能产业快速进入规模化带动下,在2020-2024年期间,巡鹰集团进入了高速成长期:荣获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企业资质,并布局汽车级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后端湿法材料再生板块,完成全产业链补链、强链。
从项目落地情况来看,2020年-2024年,巡鹰出行项目宣布落地;年产20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启动;巡鹰能源科技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基地开建……
从电池回收切入,纵向延伸链条,向前布局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向后拓展材料再生,几年间,巡鹰集团基本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及商业模式复制,形成了“资源-制造-应用-回收”闭环,打造了韧性十足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巡鹰集团拥有储能系统、动力电池、梯次电池利用、再生资源利用、巡鹰出行智能换电5大核心业务板块,已形成一条信息化、系统化、数字化的全生态产业链体系,也成为工信部认证的行业“正规军”中成长最快的企业。
从产能规划来看,巡鹰集团在全国已成立10所基地,其中,安徽合肥布局有动力基地、储能基地、梯次基地、再生基地。
储能发力 出行添彩
“储能未来是个巨大的蛋糕。”在交流中,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指出,在巡鹰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中,第一大板块是电池回收,储能可以作为第二大发展板块,前景可期。其进一步预判,储能未来或是十万亿甚至几十万亿级别的市场。
“当前,巡鹰集团储能系统包含:便携式储能、家用堆叠式储能、工商业储能、集中式储能。”张力介绍,巡鹰拥有完整的EPC配套方案、多元化综合能源服务、云平台大数据运维管理及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及新能源产业新型运营模式,提供一体化服务,不仅解决新能源用户的痛点,同时也承担了社会环保义务,为新能源储能市场提供可持续的应用场景。
除了储能赛道,2024年,巡鹰集团还在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基础之上,延伸拓展新领域,以高品质换电为入口,为城市合伙人构建区域生态体系,打造“巡鹰出行” 品牌,全力向新能源后市场龙头企业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18日,巡鹰出行成功完成全球首单换电实体资产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融资,涉及金额数千万港元。据了解,这也是全球首单换电实体资产RWA(RWA是指将现实世界的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数字代币的过程)。
有业内人士评价,这一由香港胜利证券管理、蚂蚁数科等技术支持的创新项目,不仅打通了绿色资产与境外资金的连接通道,更标志着新能源行业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迈出关键一步。
具体来看,本次巡鹰出行将位于全国范围内的换电柜和锂电池作为RWA锚定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和IoT(物联网)技术融合,将换电项目自身价值、运营、收益等数据打包存储在区块链上,形成数字通证,不但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加速资金回笼,同时对增强换电资产流动性和交易透明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RWA项目的落地,堪称巡鹰资本运作的经典案例。在巡鹰集团看来,“资本驱动”将加速放大巡鹰集团产业优势,助力集团竞速新能源产业后市场。
结语:
巡鹰集团始终认为,前市场群雄逐鹿,后市场大有可为!进入2025年,巡鹰集团更是高频斩获业绩订单,一季度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2.5%,销售额同比增长104.58%。
据了解,下一步,巡鹰集团将通过强化产业链条,打造动力电池从PACK应用到回收梯次利用,再到材料再生的完整商业价值链条,实现动力电池的闭环深度应用。与此同时,在资本运作助力下,巡鹰集团将向着全球市场大步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巡鹰集团将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上绽放光芒,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真正成为新能源后市场产业的探索者与引领者。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
2025年,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发起并举办的“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采访行”活动迎来了第12个年头。
12年来,调研采访团走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采访两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新一届调研采访行活动,我们依旧将坚守初心,通过对国内外电池相关化工、电池材料、智能装备行业、电芯制造、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链企业的系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与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来源:电池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