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想到,本以为本以为李嘉诚港口交易会因此结束,但却没想到这却是矛盾升级的开始,美军公然开进巴拿马,不到24小时,澳大利亚率先向中方发难,那么美军在巴拿马到底做了什么?澳大利亚又为何在此时反水呢?
谁也没想到,本以为本以为李嘉诚港口交易会因此结束,但却没想到这却是矛盾升级的开始,美军公然开进巴拿马,不到24小时,澳大利亚率先向中方发难,那么美军在巴拿马到底做了什么?澳大利亚又为何在此时反水呢?
先来说说李嘉诚的这笔港口交易。按照长江实业集团与美国贝莱德公司之间的协议,在4月2日双方要对涉及巴拿马运河区部分港口运营权进行“交割”。
可如今都过去好些天了,交易却毫无进展,外界无数人以为这场交易也许会就此告吹,但需要知道的是,告吹的是李嘉诚和贝莱德的交易,而不是美国航道霸权的野心。
就拿这次巴拿马运河区港口交易来说,美国政府在背后施压的痕迹十分明显。
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表面上是针对巴拿马,实际上是想掌握关键巷道,利用航道维护他们的霸权,顺便打压中国,试图遏制中国在美洲的布局。
他派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当面威胁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甚至传出美国国防部制定了军事行动计划。在这种重压之下,穆利诺不得不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备忘录,还对李嘉诚两个港口的经营授权进行审查。
随后,巴拿马两名律师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称港口特许权违反宪法,巴拿马总检察长也表示要取消授予香港公司的港口经营权特许权。
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而且也很不符合常理。毕竟,李嘉诚早在1997年就取得了港口经营权,28年后才突然提出诉讼,这不是明摆着受人指使吗?
4月3日,也就是原定“港口交割日”的第二天,美军就迫不及待地大举开进巴拿马,与当地安全部队展开了代号为“巴拿马极限-2025”的联合军事演习。
这次美军可是下了血本,出动了大约50名海军陆战队成员,还派出四架F/A-18“大黄蜂”战机、一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一架P-8反潜巡逻机,以及“乔辛”号巡洋舰、“诺曼底”号军舰和美国海岸警卫队“金博尔”号舰艇等先进装备。
巴拿马只是一个中美洲的小国,甚至连正规军队都没有,美军如此兴师动众,其意图不言而喻。
交易推迟、联合军演、公布裁决全部凑到一起了,这也预示了港口交易即将迎来摊牌时刻。如果巴拿马法院裁定经营特许权违宪,意味着巴拿马当局将收回李嘉诚的两个港口。
这边美军在巴拿马耀武扬威,不到24小时,澳大利亚那边也开始行动了。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发表声明,有意“买回”位于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而这个港口早在2015年就由中方企业租赁,租期近100年。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方企业为达尔文港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精力和资源。
澳大利亚此时突然变卦。明眼人都能看出,澳大利亚此举大概率是在配合美国的“港口战略”,甚至有可能是在美国的授意下做出的决定。
也是在特朗普入住白宫以后,美国就不断的向澳大利亚施压,要求其收回该地区,不再租借给中国公司。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援引总理阿尔巴尼斯的表态称,达尔文港是属于澳大利亚的“战略资产”,政府希望它能够掌握在澳大利亚自己的手中。
不过,中国也不会坐以待毙。在达尔文港问题上,中方合同在手,占据法理优势。而且在贸易方面,中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的红酒、龙虾等产品刚刚解禁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澳大利亚在达尔文港问题上一意孤行,彻底撕破脸皮,中方有的是反制手段。
对于被夹在中间的巴拿马来说,如果盲目听从美国的摆布,强行收回李嘉诚的港口经营权,不仅可能面临长和的法律索赔,还会对自身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长和一旦提起国际仲裁,索赔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这对巴拿马来说将是一笔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而且,取消特许经营权会损害巴拿马的声誉,影响国际资本对巴拿马的投资信心,港口停运还会影响巴拿马运河的通行效率,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场围绕港口展开的博弈,看似是商业交易和地区军事行动,实则是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较量。未来,随着巴拿马最高法院对港口经营权特许权的裁决结果出炉,以及澳大利亚在达尔文港问题上的进一步行动,这场博弈可能会更加激烈。
但无论如何,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美国的挑战,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将走向何方。
来源:小阿蔓的梦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