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胃日丨胃爱行动,健康“肠”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5:17 3

摘要:HP是一级致癌物,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025年4月9日是

第20个国际护胃日

(又称国际养胃日)

今年主题为

胃爱行动,健康‘肠’伴

旨在提醒全球公众关注胃部健康

普及胃病防治知识

胃健康关乎全身营养供给

其保护刻不容缓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近年胃病发病率高达80%且呈上升趋势

常见病症有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胃溃疡等

其中胃癌最为致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科学护胃

远离胃病困扰

胃病有哪些常见诱因

01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HP是一级致癌物,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02 不良的饮食习惯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饮食口味较重以及蔬菜水果摄入较少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是胃病的罪魁祸首。

03 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及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胃酸分泌失调、胃黏膜屏障减弱,进而引起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发生。

图片由AI生成

哪些人群容易得胃病

01加班熬夜族: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精神紧张,很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部不适。

02不吃早餐族:不吃早餐导致胃分泌的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这样会损伤食管、胃肠黏膜,长此以往不仅容易导致溃疡,还可能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诱发胆结石。

03吃饱就睡族:很多人喜欢吃宵夜,吃完后倒头就睡,胃内食物没来得及消化,很容易出现消化功能异常。

04无辣不欢族:如果本身有胃肠疾病又食辣过多,则会刺激胃肠黏膜,加重其充血、水肿。

▶ 中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42%(WHO 2023)。

▶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是胃癌1类致癌原。

▶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90%,晚期仅20% 。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不适症状也要行胃镜筛查,初次检查无异常者每2—3年复查一次,有异常者遵医嘱定期复查。

哪些症状提示胃在求救?

01

胃痛、胃胀:

饭后不适或空腹疼痛。

02

反酸烧心:

胸骨后灼热感,尤其夜间明显。

03

食欲骤降:

对食物失去兴趣,体重莫名减轻。

04

恶心呕吐:

尤其是晨起或进食后。

05

黑便/呕血:

可能是胃出血的危急信号!

图片由AI生成

哪些人群建议胃镜检查

图片由AI生成

腹部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持续不缓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体重骤降、贫血,且CEA指标升高的患者;反复黑便或呕血的患者;有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家族史的普通人群。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不适症状也要行胃镜筛查,初次检查无异常者每2-3年复查一次,有异常者遵医嘱定期复查。

2025年护胃日倡议

今年主题为

胃爱行动,健康‘肠’伴

呼吁公众

➤学习“七分饱”饮食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推广公筷分餐制,降低幽门螺杆菌传播风险。

➤关注功能性胃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避免过度依赖抑酸药。

胃部养护 “三重”防护

1

饮食防护

✔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5-6小餐)。

✔ 多吃“天然胃药”:秋葵、猴头菇、卷心菜。

✔ 忌空腹吃酸(柠檬/山楂)、忌浓茶咖啡。

2

生活防护

✔ 饭后30分钟不躺卧,避免胃酸反流。

✔ 戒烟限酒(酒精直接腐蚀胃黏膜)。

✔ 保持腰腹温暖,睡前可热敷胃部。

3

情绪防护

✔ 胃是“情绪器官”——焦虑、压力会引发胃痉挛。

✔ 每天10分钟腹式呼吸,放松自主神经。

让我们一起护“胃”平安,携手“胃”来

结语

胃是情绪的“晴雨表”,也是健康的“守门人”。2025年国际护胃日,让我们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用科学方法守护胃部健康。记住:养胃即养命,预防胜于治疗!

来源:健康八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