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浪县泗水镇按照“坚守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抓好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建成高标准农田10.24万亩,实现了“三省三增一保障”的综合效益。并将日光温室产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以葡萄、人参果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全镇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群众
古浪县泗水镇按照“坚守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抓好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建成高标准农田10.24万亩,实现了“三省三增一保障”的综合效益。并将日光温室产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以葡萄、人参果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全镇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群众收入持续增加。
打枝、疏果
走进泗水镇上四坝村日光温室基地的人参果温室大棚,绿意扑面而来,繁茂的枝叶间,金黄色的人参果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清香,在阳光的映照下,饱满的果实鲜亮诱人。村民们忙碌其中,熟练地进行打枝、疏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劳动景象。
“我种了10棚人参果,通过这几年的亲身实践,掌握了很多在人参果种植方面的技术,一些兰州、新疆等地的客商对我种的人参果都比较满意,卖得也相对比较好。”泗水镇上四坝村种植户王春梅说。
泗水镇种植的人参果皮薄肉厚,清香多汁,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经过多年栽种,泗水镇人参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樱桃花
除了葡萄、人参果等传统优势产业,泗水镇还通过“党建引领+种植大户运营+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土壤、光照等优越的气候条件,在上四坝村创新引进樱桃种植,发展特色林果经济产业。
“在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我们依托泗水镇发展特色果蔬产业的优势,从山东等地创新引进樱桃品种‘美早’。通过发展这一新品种,调整特色林果产业结构,进而拓宽增收渠道,助推经济发展。”泗水镇上四坝村种植户朱菊梅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泗水镇坚持守牢粮食安全这一底线,大规模种植小麦、豆类、玉米等作物,并全力打造万亩粮食种植基地。从土地平整、机械化农机引入,到良种筛选、科学种植模式推行,每个环节都精心把控,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麦播种
在泗水镇下四坝村的万亩小麦种植点上,多台农用机械马力全开,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施肥、播种等一系列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颗颗饱满的麦种入土,恰似播撒下了颗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孕育着新的生机。
泗水镇干部陶发明介绍道:“今年我们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科学规划与精细管理,不仅实现了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还在提升土地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
泗水镇聚焦“高标准农田+设施日光温室葡萄”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点上做优、线上做大、面上扩规”的总体工作思路,持续优化种植结构,种植各类粮食作物10.36万亩。在做大做强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镇共建有日光温室大棚1311座,引进种植“中国红玫瑰”“妮娜皇后”等优质葡萄品种;引进种植“美早”“沙王”等高效益樱桃品种,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通过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护,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路径,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泗水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郭寿山说。
实习记者:王占辉
来源:看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