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和景明,繁花似锦,在这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烟台市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周末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满怀好奇与探索欲的访客。一场融合自然之美与环保知识的春日之旅,正火热展开,参与者在盎然春意中,解锁垃圾分类的新密码。
春和景明,繁花似锦,在这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烟台市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周末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满怀好奇与探索欲的访客。一场融合自然之美与环保知识的春日之旅,正火热展开,参与者在盎然春意中,解锁垃圾分类的新密码。
烟台市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凭借其丰富多元的科普形式和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成为烟台市环保教育的新地标。步入基地会客厅,1:130的烟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仿真沙盘模型震撼登场。为让访客们对垃圾焚烧发电流程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基地讲师结合沙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从垃圾入厂时的严格计量,到发酵池里的生物转化,再到850℃高温焚烧炉内的充分燃烧,产生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炉渣经过加工制成再生砖,飞灰通过稳定化处理实现安全填埋。这一系列变废为宝的操作,不仅刷新了访客对垃圾处理的认知,也让大家对科技在环保领域的运用赞叹不已。一位市民感叹道:“没想到垃圾能有这么多用途,真是长见识了!”
在科普展厅,详实的数据展板和珍贵的历史照片,勾勒出环卫事业的发展脉络。从传统的垃圾收集方式,到如今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的普及,每一次变迁都是环保理念的深化。讲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趣味问答,让大家对垃圾分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现场设置的VR体验区,让访客们仿若置身垃圾处理的第一线,沉浸式感受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戴上VR眼镜,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垃圾在处理厂中的流转,惊叹于科技的力量。
体验厅内更是热闹非凡,智能机器人“小宝”宛如一位贴心的小老师,通过触摸屏互动,为参观者们答疑解惑。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区,参与者们认真思考,将手中的卡片准确投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中。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学习,将垃圾分类的知识牢记于心。
参观垃圾分类科普基地融入春日踏青活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机会,更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环保的种子。烟台市垃圾分类科普基地以丰富的内容、创新的形式,成功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每一次互动体验中。未来,烟台市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将持续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创新科普方式,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风尚,为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烟台贡献力量。
来源:感知山东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