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剧自立项至今,历时近两年创作,特别邀请了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编导担任总导演,汇集了国内优秀的主创团队和主要演员。为创作该剧,主创团队多次深入河湟谷地采风,查阅资料,体验民俗,几易其稿,不断提炼、拓展和深化戏剧主题,力求打造出展现河湟文化、弘扬河湟精神的精品力作
这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文明史诗
这是一幅民族团结的壮丽画卷
这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
沿着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丝绸南路的足迹
寻迹卡约、宗日、马家窑、齐家文明溯源流
融入青海花儿、河湟皮影戏、河湟刺绣等
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
注入舞蹈之中
5月10日19:30
福建莆田·莆仙大剧院
带大家走进舞蹈诗剧《河湟》
以舞为笔,绘就五千年文明画卷
以心为歌,咏唱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
一睹舞动的河湟文化
该剧特别邀请了
中国歌舞剧院总导演杨竹韵
中国歌舞剧院著名编剧谷依曼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金卅等顶尖团队
汇集了国内优秀的主要演员
通过深厚的舞蹈功底和精湛的舞台表演
美轮美奂的舞美、自由变幻的背景
别出心裁的道具、立体大气的LED影像
华美艳丽的服饰
及众多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
联袂打造河湟五千年文脉舞动传奇
01
剧 目 亮 点
该剧自立项至今,历时近两年创作,特别邀请了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编导担任总导演,汇集了国内优秀的主创团队和主要演员。为创作该剧,主创团队多次深入河湟谷地采风,查阅资料,体验民俗,几易其稿,不断提炼、拓展和深化戏剧主题,力求打造出展现河湟文化、弘扬河湟精神的精品力作。
演出现场,凝练大气的舞台效果,搭配大胆创新的音乐风格,演员们凭借高超的技巧和对肢体的精准控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注入舞蹈之中,为绵延悠长的传统文化意象赋予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
省戏剧家协会周波说:“舞蹈、戏剧的完美融合,震撼人心的演绎,谁说舞台感动不了人?用情、用心,就有无穷的力量。”观众王先生评价道:“《礼记·乐记》云: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乐器从之。体现了诗、乐、舞浑然一体的面貌。舞剧《河湟》足以诠释。”
突出思想性
全剧以“河湟老人”演绎的河湟皮影戏为线索,以见证河湟地区发展的“河湟女神”为意向,通过三幕剧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表达出河湟地区的形成、发展和繁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用青春和热血践行出的发展之路,更是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携手走向命运共同体的融合之路。
突出艺术性
在舞台呈现上,全剧追求凝练大气的艺术风格,进一步强化了“刀耕火种期饱暖”“烽烟骤起含泪别”等舞段表现形式,对“文成公主进藏”部分的服化道及舞蹈设计进行全面升级,加大剧情感染力,增强观众代入感。同时对各民族服饰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制作,充分展现河湟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的交融美好画面。在演员方面特别选出优秀舞蹈演员担任主演,以深厚的舞蹈功底和精湛的舞台表演为该剧注入新的活力与灵魂。
突出地域性
在文化挖掘上,该剧大量融入青海花儿、西宁方言、河湟皮影戏、青绣等河湟文化元素,将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得淋漓尽致。在剧本创作上,强化文成公主进藏和唐蕃古道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表现,增加剧目的历史深度。在音乐表达上,充分运用青海西宁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使之与当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让传统对接现代、古典融合时尚、民族接轨国际,达到“以声传情、以乐动人、寓情于舞段、寓理于剧情”的目的。
02
舞 剧 溯 源
该剧追寻着卡约文化、宗日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以及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丝绸南路的足迹和遗址中5000年的舞蹈纹彩陶盆、4000年前的那碗世界第一面、圆銎倒勾铜矛等中华上下五千年间孕育出的瑰宝为线索,融入青海花儿、河湟皮影戏、河湟刺绣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注入舞蹈之中。通过“记忆·河湟”“守望·河湟”“筑梦·河湟”三个相对独立成篇的戏剧故事,以舞蹈语汇讲述河湟大地的历史变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彰显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岁月沉淀下的文化底蕴。
03
精 彩 剧 照
04
主 创 介 绍
中国歌剧舞剧院 导演
[ 总导演 杨竹韵 ]
2023年任"第三十一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执行导演、"第三十一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宣传片《共舞》策划、导演、"第二十二届国际自行车环湖赛"开幕式副总导演、全国舞蹈展演节目《囚鸟》导演及央视栏目《非遗里的中国》秀演导演。
2022年任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2021年任"第44界世界遗产大会"开幕式导演;中国歌剧舞剧院业务考核《舞上春》编导;文旅部示范案例《遇见大庸》导演。
2019年受文旅部指派到青海完成"订单式文化援青、任文旅部一带一路重点推荐项目《大唐玄奘》舞剧总导演、"青海解放70周年文艺晚会"副总导演、"庆祝建国70周年黄河源头万人大合唱"总导演、中共中央团拜会导演。
2018年任民族歌剧《林徽因》复排导演、亚运会接旗演出导演;2017年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人民大会堂国宴晚会"副总导演、中央政协团拜会舞蹈编导;2016年任交响京剧《大唐贵妃》舞蹈总编导、"建党95周年音乐会"编导;2014年任《我的丰台我的家》交接晚会总导演、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和谐中国》晚会副总导演。
2011年至2013年任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编导主课老师。
中国歌剧舞剧院 青年编剧
[ 编剧 谷依曼 ]
艺术学博士,先后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和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担任编剧的主要作品:京剧《婉容》《水莽草》;越剧《葬花吟》(曾荣获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第一名)《紫菱絮》;舞剧《下南洋》《大唐玄奘》;音乐剧《天蓝海蓝》(合作)《侠影·咏春》(合作)《布谷催春》;文旅项目:广东鹤山《咏春魂》、北京通州《运之河、梦之河》等。同时,出版论著《昆曲》及发表戏剧理论文章、剧评十余篇。此外,自2017年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后,还先后参与院内多部歌剧、舞剧及大型演出的剧本策划、统筹、撰稿等相关工作。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
[ 舞美总设计 金卅 ]
2018中国舞美“五大年度人物”。曾多次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
代表作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核心创意策划、舞美总设计,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闭幕式视觉总监,2022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总导演,大型实景剧《古堡!古堡!》艺术总监。歌剧《白毛女》(2015版)《号角》《马向阳下乡记》《国·家》,舞剧《恰同学少年》《太阳的女儿》《沉沉的厝里情》《唱支山歌给党听》,音乐剧《江山多娇》《畬嫂》《审判日》,话剧《在变老前远去》《太阳弑》《罗生门》《雪落无声》《光荣人家》《守望》,实景剧《阿惹妞》《遇见·鹿泉》《古堡!古堡!》等。
中国歌剧舞剧院 青年作曲家
[ 作曲 吉鹏 ]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衣尚中国》《古韵新声》等系列节目音乐总监。《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鸟巢)大型史诗《伟大征程》作曲。
代表作品:舞剧《士风》《孔子》国家大剧院管弦乐版,《望长城》《十二生肖》,音乐剧《水韵阿尔山》《达玛花开》等,影视剧《王牌部队》《激情的岁月》。
中华服饰研究会理事会员
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服装设计师
[ 服装总设计 阳东霖 ]
代表作《孔子》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文化名片”,代表作《只此青绿》被国家新闻办公室写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服装造型总设计。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2021年受邀成为第3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服装造型总设计。
主要作品:《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楼梦》《五星出东方》《咏春》《沙湾往事》《孔子》《杜甫》《昭君出塞》《李自》《秀水泱泱》《图兰朵》《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三姐》等。
[ 灯光设计 雷青山 ]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灯光设计专业。中央电视台《亚洲微电影节》灯光总设计,2021年被评为泉州歌舞剧院首席灯光设计师,桃李杯灯光设计。
舞剧、音乐剧、话剧灯光总设计作品:《为人民而舞——纪念贾作光诞辰100周年》《王船山》《瑞鹤图》《中关村》《一双筷子》《舞云门》《南侨机工》《美的化成婷生妙玉》《尘埃落定》《三岔口》《朴裙》《渔樵耕读》《前任不敲门》《未·来》
05
主 演 介 绍
06
院 团 简 介
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是西宁市唯一的国有文艺院团,隶属于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艺术作品为中心,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先后创作演出了《天域天堂》《古道传奇》《彩虹飞落的地方》《马五哥与尕豆妹》《湟水情》《母亲》《千古寒食节》《邓训》《尕布龙》《花儿·少年》《湟水河畔》《河湟》等一大批富有河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剧(节)目。并承担参与了西宁市历年《新年音乐会》《新年综艺晚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挑战极限黄河抢渡赛开幕式》《青海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迎新年文艺晚会》《青海省庆祝建军九十周年表彰大会暨双拥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青海解放70周年文艺晚会》《青海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开幕式》等省市州县各类重大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演出。
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更加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走在前、做表率,不断挖掘河湟地区文化资源,创作推出更多更好的河湟文艺精品,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推进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莆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