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碳化硅(SiC)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半导体设备研发面临周期短、迭代快的双重挑战。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SiC-CVD设备制造商,深谙传统研发模式的痛点。“设计变更需跨部门反复核对,版本混乱导致返工频发,这些问
随着碳化硅(SiC)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半导体设备研发面临周期短、迭代快的双重挑战。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SiC-CVD设备制造商,深谙传统研发模式的痛点。“设计变更需跨部门反复核对,版本混乱导致返工频发,这些问题严重拖慢了项目进度。”研发部主管坦言。
华天PLM解决方案:从流程重塑到数据赋能
1、产品结构管理:构建研发“全景地图”
通过华天软件InforCenter PLM系统,芯三代建立了完整的研发BOM体系,以结构树形式清晰展示零部件关联关系。工程师举例:“过去设计一台SiC外延设备,BOM清单需手动核对数十次。现在系统自动关联三维模型属性,人工错误率降低90%。”
2、变更闭环管理:告别“救火式”工作
一次客户需求变更,让研发团队深刻体会到PLM的价值。某客户要求调整设备腔体结构,工程师通过系统“变更管理”功能,10分钟内锁定23处关联零件,并自动触发审批流程。“以前漏改一个螺丝孔位就可能导致样机报废,现在系统全程跟踪,变更风险近乎归零。”工程师感慨道。
3、工作流管理:从“人找流程”到“流程找人”的蜕变
“过去发起一个设计评审,光是确认流程该走哪几个部门就得打十几通电话。”研发工程师回忆起曾经的困扰。PLM的工作流管理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系统支持自定义电子签审流程模板,将设计评审、变更申请等业务流程标准化。发起申请后系统自动推送至相关部门并联审批,退回时需填写具体原因并@相关责任人。过去需要几天走完的流程,现在几小时内闭环。”
4、三维集成与数据联动:精准研发的“隐形引擎”
通过与CAD系统深度集成,PLM系统自动提取数模属性并生成BOM结构。工程师演示了一个案例:某关键部件的三维模型更新后,系统可以批量更新所有关联BOM清单,实现BOM的批量变更。人工录入时代,这种联动至少需要半天,现在只需一键操作。”
价值落地:从数据到竞争力的蜕变
效率跃升:电子化流程使审批效率提升,变更响应速度提高;
精准管控:研发效率提升,试制到量产周期缩短;
知识沉淀:数百个标准化流程模板将新员工培训周期缩短,为企业积累数字化资产。
公司高层表示:“PLM不仅是一套系统,更是企业创新的‘数字底座’。所有变更可追溯、数据可联动,这为未来AI驱动的智能研发铺平了道路。中国半导体装备的突破,既需要硬核技术,也需要管理软实力。华天软件InforCenter PLM让我们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并行者’的跨越。”
来源:华天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