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美国似乎黔驴技穷、歇斯底里了,从总统到副总统开始口无遮拦。他们又是怎样的挑衅中方?背后又暴露出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白宫发布的文件显示,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的10%关税将于5日生效。其中给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
面对美方挑衅,中方不到48小时,“11箭齐发”果断反击,宣布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此次中方反制措施精准且全面,不仅涉及关税调整,还同步推出多项配套措施。同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涉及航空、科技、物流等多个关键领域;将11家美国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其在中国开展进出口业务及新增投资。
除了关税战,中方还同步打出一套组合拳。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涉事企业的产品输华资质,涉及农产品、禽肉等关键领域。商务部还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剑指美国医疗设备巨头的市场垄断行为。
在中国反制措施公布后,美股全线暴跌,4月4日收盘,道指暴跌超2200点,跌幅达5.50%;纳指暴跌5.82%,较历史高点跌逾20%,跌入技术性熊市;标普500指数暴跌5.97%。美股市场蒸发近6.5万亿美元纳指确认进入技术性熊市。
与此同时,超过60万人报名参加的“Hands Off!(住手!)”示威抗议活动,在全美50个州的1200多个地方举行。民众走上街头,要求特朗普与亿万富翁马斯克“别碰社会保障资金”,“别碰我们的民主”。抗议活动也在美国海外领地以及全球十几个城市展开。
此外,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也首次出现了负数,在美国的十几个州,反对特朗普的比例首次超过了支持特朗普的比例。美媒指出,特朗普高速推进的极右翼议程正在将原本支持他的选民推向对立面,这也使得存在不过3个月的特朗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威胁中国,要求中国在4月8日撤销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的34%关税,否则将再对中国加征50%关税。
万斯口出狂言“辱华”:近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及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时,声称美国向“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乡巴佬”在英语语境中通常指代“教育水平低、以农业为生的底层群体”,带有明显的阶级歧视和历史包袱。
万斯这话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有美国网友称“这种用词粗鲁且无知”,国际媒体则讽刺其“让全世界的美国人难堪”。
1.美国政治精英的殖民主义思维。万斯使用“Chinese Peasants”这一侮辱性词汇,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延续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主义思维。这种言论既无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又试图通过贬低中国劳动者来掩饰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度依赖。
2.贸易政策的战略焦虑。特朗普的“关税最后通牒”实则是美国经济竞争力下降的表现。加征关税未能缩小贸易逆差反而推高通胀,如今故技重施,暴露其对华遏制的无力。所谓“24小时期限”不过是政治作秀,旨在迎合国内民粹情绪。这也暴露出了美国似乎已无牌可打,气急败坏了。
3.内部矛盾的对外转嫁。美国将贫富分化、产业空心化等内部问题归咎于中国,两党陷入“反华竞赛”的政治正确。这种民粹主义绑架外交政策的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全球紧张。
4.霸权衰落的心态失衡。美国仍试图用霸权思维对待崛起的中国,却不得不面对金融依赖的现实。万斯“向中国借钱〞的言论自曝其短,而种族主义话术更暴露其虚伪,加速了软实力的衰落。
据新华社4月8日报道,针对特朗普针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必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同时,针对记者就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不当涉华言论,林剑表示,听到这位副总统说出这样无知又缺乏礼貌的话,令人诧异,也感到悲哀。
面对美方挑衅,中方以坚定反制捍卫国家尊严。这场较量不仅是贸易之争,更是国际秩序主导权的博弈。历史证明,傲慢终将败给合作共赢的潮流。中国始终敞开对话大门,但也必将坚决回击任何对抗。未来属于开放包容,而非固守冷战思维的孤立。
来源:华声清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