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练太极拳时身上的感觉反映了练拳者太极拳水平的高低,是关系着我们能否步入太极拳殿堂、获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关键所在。身上有了太极感觉,我们就能在享受太极拳的快乐中健康长寿;缺少感觉,练拳如同做操,费力不讨好。
练太极拳时身上的感觉反映了练拳者太极拳水平的高低,是关系着我们能否步入太极拳殿堂、获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关键所在。身上有了太极感觉,我们就能在享受太极拳的快乐中健康长寿;缺少感觉,练拳如同做操,费力不讨好。
那么,练太极拳时身上都应该有什么感觉呢?一起来看一看。
一、“骨肉分离”的感觉
打太极拳的时候,要是有“骨肉分离”的感觉,就是感觉骨头往上走,肉往下沉,关节也松松快快的。就好比脱骨扒鸡,一提鸡骨头,鸡肉就和骨头分开了。有了这种感觉,说明你的肌肉不紧绷了,放松下来了。
二、“自身重量”的感觉
打拳的时候,如果感觉四肢特别沉,就好像带着很重的东西,这就是“自身重量”的感觉。我们在地球上生活,习惯了,都感觉不到自己肢体有多重,只有拎个重物的时候,才会觉得有重量。
要是打拳的时候能感觉到四肢沉甸甸的,那就说明你的身体真正放松了。身体越放松,肩膀和胯部的关节打开得越大,这种沉重感就会越明显。这种沉重感可不是僵硬的劲儿,是把身上那些僵劲儿去掉,身心放松之后,肢体受重力影响产生的。
三、“脊柱行拳”的感觉
“脊柱行拳”就是打拳的时候,以脊柱为主导,手脚跟着动。刚开始学拳,很多人都是用手脚使劲儿,用的是局部的、僵硬的力量。
慢慢学,学会用腰带动脊柱,发挥腰的关键作用。等功夫再深一些,腰的作用就更大了,它会和胯连在一起,带动手脚。这时候,脊柱会上下伸展,形成一条从头顶百会穴到会阴穴的中轴线。胳膊和腿就好像挂在这条线上,打拳的时候,四肢跟着这条中轴线动,从这开始,到这结束。动手不用腰,手就很僵硬;迈步不用腰,步子就很死板。上肢要找到用腰带动胳膊的感觉,下肢要体会步子随着身体动的感觉。
四、“周身一家”的感觉
“周身一家”就是打拳的时候,身体是一个整体,一动全都动。打太极拳可不是身体某个地方单独动,抬手、迈步、呼吸、眼神,就连心里想的,都是整体运动的一部分。
这和我们平时活动、其他运动都不一样。杨澄甫说过:“练太极拳的人不能只动手,只动手就不是真正的太极拳。”刚开始练,主要是练动作,要找到“太极没有手,腰就是手”的感觉,这和“脊柱行拳”的感觉差不多;练到中级阶段,要练气,感受“太极没有手,气就是手”,呼吸要和动作配合好,身体有一张一缩的感觉;到了高级阶段,要练神,做到“太极没有手,神就是手”,心里想的带动气,气再带动身体,让神、气、动作都合在一起,全身关节放松,肌肉变软,身体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圆球。
五、“身如气囊”的感觉
“身如气囊”就是打拳的时候,感觉身体像个充满气的大气球,随着拳势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收势的时候,身体里的“气”从手指、脚趾这些地方往丹田汇聚,身体就收缩;发力的时候,“气”从丹田往手指、脚趾扩散,身体就膨胀。身体这样一收一胀,就叫“开合鼓荡”。这种感觉其实就是太极拳里很重要的“棚劲”,“开合鼓荡”就是“棚劲”在身体里变化的结果。
“棚劲”是一种又有力量又灵活的劲儿,就像弹簧一样,还是一种有膨胀感的劲儿,太极拳里各种招式的劲儿,都是从“棚劲”来的,所以太极拳也叫“棚劲拳”。一个人“棚劲”足不足,能看出他功夫深不深,对打拳的效果、养生的作用都有很大影响。
六、“吸缩呼胀”的感觉
“吸缩呼胀”就是身体的“开合鼓荡”和呼吸配合起来的感觉。收势的时候,吸气,身体里的“气”往丹田走,身体就跟着收缩;发力的时候,呼气,“气”从丹田散开,身体就膨胀。
这种呼吸方式和拳势的变化很合拍,是打太极拳最自然、最合适的呼吸方法。要是打拳的时候有了“吸缩呼胀”的感觉,说明呼吸和身体的动作配合得很好,呼吸和身体相互影响,这就掌握了打拳时呼吸的窍门。
七、“手指胀缩”“掌心吸放”的感觉
因为感觉身体像气囊,手掌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打拳的时候,手掌也会跟着胀缩。收势吸气的时候,掌心会微微凹进去,劳宫穴好像往里收,手指感觉被气吸向丹田,变得细一些;发力呼气的时候,掌心会微微鼓起来,劳宫穴向外放,手指感觉从丹田得到气,变得粗一些。
手掌心这种一凹一凸、像吸盘一样的变化,就是太极拳里说的“粘黏”劲。练推掌的时候,心里想着掌心往外鼓;收掌的时候,想着掌心往内凹,这样就能慢慢体会到“粘黏”劲。手掌是身体感觉最灵敏的地方,所以有“太极功夫手上看”的说法。要是打拳的时候,手掌有了胀缩、吸放的感觉,那就说明进步很大了。
八、“口内生津”的感觉
打太极拳的时候,如果嘴里不停地有唾液分泌出来,这就是“口内生津”。杨式太极拳的李雅轩说过,打完拳嘴里有甜甜的唾液,那就说明练得对,身心都很舒服;要是打完拳嘴里没什么唾液,那就说明练得不太对,心里还不够平静。
练太极拳应该是享受的过程,不是折磨自己。嘴里有没有唾液,身体舒不舒服,就是检验练得好不好的简单方法。陈式太极拳的冯志强说“打拳似休息”,希望大家都能在打拳的过程中舒舒服服的,收获健康长寿。
九、“天人合一”的感觉
“天人合一”是练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打拳的时候,把自己的身心和天地融合在一起,和大自然交流,从中获得快乐,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提升。
太极拳的理论说,天地是一个大太极,人体是一个小太极。打拳的时候,把自己这个小太极融入天地大太极里,做到人和天地的“气”相通,道理也相通,就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了。现代物理学也讲,宇宙里的东西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能量的变化影响着事物的变化。
古人把能量汇聚叫“阴”,能量散开叫“阳”,天地大太极就是宇宙能量“阴聚阳散”的体现。太极拳有收势和发力,收势的时候,人体能量往丹田汇聚,属阴;发力的时候,能量从丹田散开,属阳,人体小太极也是“阴聚阳散”。打拳的时候,通过身体里能量的变化,让拳势和大自然的气势一致,实现“天人合一”。到了这个境界,就能陶醉其中,让自己得到升华。
来源:小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