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阅读《饮酒(其五)》,完成第10一11题。(共5分)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①;诗的结尾.诗人已得
(2)”,却“欲辨已忘言”。
11.“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3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第7~8题。(共.5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曲(其三)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7.对上面两首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词都与边塞征战生活有关,都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必胜的信念。
B.《渔家傲·秋思》中以“异”字统领上景物,强调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C.《塞下曲》开篇也是写景,宿雁惊飞,既交代了时间,又写出了景色的壮美。
D“长烟落日孤城闭”“大雪满弓刀”两句均借边塞特有的景象表现将士们的威武气概。
8.七年级下册课文《邓稼先》“我不能走”这一部分,引用了“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有人推测“燕然勒功”抒发的情感与《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相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分)
答:
三、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第5~7题。(共6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渔家傲·秋思》上阙写景,一个“①”字概括写出边塞与内地风光的不同,接着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突出塞下秋景②的特点;下阙抒情,作者借③的典故和“浊酒”“羌管”“白发”“泪”等形象,抒发了复杂的感情。(3分)
6.乐器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羌管悠悠霜满地”,天气寒冷,秋霜满地,传来羌笛悠悠之声。作者借“羌管”表现了征人愁思。下面几句古诗中都写到了乐器,请任选一句,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④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
7.古诗词中,人们常借“雁”抒情,请写出一句带“雁”字的古诗词。(本试卷中出现的除外,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1分)
答:
四、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第8~9题。(共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转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有人评价岑参的边塞诗“奇气益出”,“奇”在本诗中体现为:先用一个妙喻,描绘雪景的奇丽;紧接着通过描写将士们日常生活的感受来写当时的天气,其中“①,②”从侧面突出边塞的奇寒;继而场景移至帐外,以“百丈冰”“万里凝”描绘出大漠雪景③的特点;而欢饮饯别之后,化情为景,堪称奇情。(2分)
9.唐代边塞诗人常借边地特有的人、事、景、物表达情感。品味本诗中画线的诗句,并从下面的诗句中任选其一,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是如何表达情感的。(2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答:
五、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第8~9题。(共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这是一首壮词。上阙以“醉里挑灯看剑”发端,接踵而来的是记忆中极雄豪、壮美的情景: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①。下阙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后,“②”一词使得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2分)
8.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与本词“梦回吹角连营”都写到了梦。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六、阅读《过零丁洋》.完成第8~9题。(共5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诗歌额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比喻①,用“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结合。诗歌颈联巧妙地运用了地名与情感的双关,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②。(2分)
9.有同学用《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来评价文天祥,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3分)
答:
来源:伟泽教育